《咏物诗四首》同步练习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粤教版 / 高中试卷 / 选修试卷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52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11/2/16 22:39:37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74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3620字。

  《咏物诗四首》同步练习
  一、课内诗歌鉴赏
  1.比较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1)—(2)题。
  清平调
  李 白
  一枝红艳露凝香注,云雨巫山枉断肠。
  借问汉宫谁得似?可怜飞燕侍新妆。
  注:“红艳露凝香”喻牡丹花。诗人此处借牡丹花来赞美杨贵妃体态丰腴美丽。
  赏牡丹
  刘禹锡
  庭前芍药妖无格,池上芙渠净少情。
  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
  (1)比较一下李诗中的“枉”“借问”与刘诗中的“真国色”二者用字炼意的佳妙。
  (2)刘诗在标题中首列一个“赏”字,有什么作用?李诗开头从“色”“香”两个角度写牡丹的红艳、浓香,妙在哪里?
  参考答案:(1)李诗中“枉”与“借问”二词,贬低神女和赵飞燕,褒扬杨贵妃,人花相映,古今类比,手法极尽变化之妙,跌宕有致之势回旋其中。刘诗中“真国色”三字,力重千钧,掷地有声,牡丹与芍药、芙蓉相比,雍容华贵,艳压群芳,才产生“动京城”的效应,神韵毕现。
  (2)刘诗一个“赏”字,总揽全局,直贯通篇,意境全出。李诗从“色”“香”两个角度写牡丹的红艳、浓香,单刀直入、开门见山,激发诗人思接千古的浮想,尽现诗人对杨贵妃的赞美之情。
  2.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1)—(2)题。
  小 松
  杜荀鹤
  自小刺头深草里,而今渐觉出蓬蒿。
  时人不识凌云木,直待凌云始道高。
  (1)开头两句描写了“小松”怎样的特征?
  (2)从整体构思看,本诗采用了_______________的艺术手法,请说说你对本诗主题的理解。
  参考答案:(1)描写了小松由小而大,具有强大生命力的特征。
  (2)托物言志 这首诗以“小松”喻人,写“小松”初时不为人注意而最终长成凌云大树,反映出作者对人才出身轻微而终成大业的思考,批判了世人以身世取人的浅陋目光。
  二、课外诗歌鉴赏
  3.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完成(1)—(2)题。
  白云泉
  白居易
  天平山上白云泉,云自无心水自闲。
  何必奔冲山下去,更添波浪向人间。
  (1)简要分析诗中抒情主人公的形象特点。
  (2)本诗在艺术手法上有何突出特点?试简要分析。
  参考答案:(1)本诗抒情主人公是一个胸怀淡泊、精神闲适,渴望摆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

本月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