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天水市一中2008级2010-2011学年度期末语文试题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高中试卷 / 高考模拟试卷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87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11/2/12 18:36:37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13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共22题,约8790字。  天水市一中2008级 2010~2011学年度期末试题
  语  文
  说明:本试卷分为第Ⅰ、Ⅱ卷两部分,请将第Ⅰ卷选择题的答案涂在机读卡上,第Ⅱ卷在答题卡上作答。共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共33分)
  一、(每小题3分,共15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是(   )       
  A.屏风/屏声敛息    肥胖/心宽体胖    款识/博闻强识
  B.爪子/张牙舞爪    露骨/风餐露宿    暴露/一暴十寒
  C.悄然/峭拔刚劲    伉俪/引吭高歌    散佚/卷帙浩繁
  D.提挈/锲而不舍    股肱/觥筹交错    桅杆/诡奇难测
  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微言大义 戴罪立功 久负胜名 真知灼见
  B.不卑不亢 攻城掠地 良辰美景 依然故我
  C.唇枪舌箭 鞭辟入里 夸夸其谈 安分守己
  D.渡过难关 气势汹汹 能屈能伸 神采奕奕
  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
  A.垂涎于“明前茶”的号召力,一些不法商家趁机用“春茶”“早春茶”等概念打擦边球,图谋侥幸获取高利。
  B.在学习上也是这样,吃别人嚼过的馍不香,要善于动脑筋,师心自用,才能学深学透。
  C.应用文,比如“合同”、“调查报告”、“总结”等官样文章,一般不使用文学语言。
  D.中国电信以先进技术为依托,亦步亦趋紧跟世界发展潮流,取得了突飞猛进的成就。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句是                            (  )
  A.无论是西方还是东方,历史证明,一个大国的崛起过程,必然是国民意识的复苏过程,更是民族自信心、自豪感和凝聚力空前增强的时代。
  B.深化医药体制改革,是从我国基本国情出发,借鉴国际经验,走具有中国特色医改道路的有益尝试才是最佳途径。
  C.2月28日,在重庆市“打黑除恶”专项斗争阶段总结表彰大会上,王立军同志被市委、市政府授予“重庆市人民卫士”荣誉称号。
  D.为了办好2010年亚运会,广州请来世界各地专业人士组织赛事,参与筹划,实际上这也是广州与国际接轨,学习别国先进理念。
  5、在下面横线处填入短语或句子,顺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    )
  南戏艺术从萌芽到成熟的进程是漫长的。温州等地的民间歌舞小戏,          ,
  ,          ,          ,          ,          ,而五大传奇戏的出现,则标志着南戏艺术的成熟。
  ①在进入城市以后  ②它的戏剧结构也就更加严谨和完整了
  ③随着南戏活动地区的扩展 ④戏剧结构比较简单
  ⑤各种舞台艺术的综合运动才逐渐成熟 ⑥出场的角角也只有三四个人物
  A.⑥④①⑤③② B.④⑥①③②⑤ C.⑥④⑤①②③ D.④⑥③①⑤②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8题。(9分)
  生态美学的研究对象应该是生态学和美学各自研究对象的交叉部分,即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生态学研究生物与其环境的关系,美学研究人与现实(自然、社会、艺术)的审美关系。生态学和美学的结合点在于人与自然关系的和谐。生态学研究物种之间的共生关系,也包括人与其环境、与其他物种关系的和谐。人与自然和谐也是美学的研究对象,生态美学不仅研究人和自然的和谐关系,而且研究人和自身的和谐关系。
  从学科性质上,生态美学的最终落脚点在美学,而美学的最终依据在哲学,也就是说,我们必须为生态美学找到其哲学依据。中国《周易》及道家思想、古希腊前苏格拉底哲学、印度《奥义书》等人类早期的哲学、宗教典籍里蕴涵了万物生成的思想。老子认为人和万物拥有同一个来源,那就是“道”,庄子也主张物我合一的自然哲学。人与万物同构、同源、同具有道性或神性,这是生态美学得以成立的哲学基础。首先,人与万物交换能量,人需要阳光、水、空气、食物,如果这些被污染被破坏,必然殃及人类自身。人的生命得以延续,时刻离不开自然界,所以人类应该节约能源,减少污染。其次,人与万物交换信息。人的情感反映都是在与万物共在中发生、发展的,而不仅是人类改造自然的结果。再次,人与万物的关系不可能是主体与客体的关系,而在于我与你的关系,是互为主体的关系。万物的欣欣向荣必然使人感觉愉快,万物的肃杀衰败必然使人心生哀戚。从人和万物的生成角度,我们不仅能够找到生态美学的学科依据,也能够找到生态伦理学的学科依据。
  西方现代美学所探讨的人与万物之间的审美关系与现代生态学关于人和万物相互依赖关系的观点具有一致性。首先,认识论美学把人和审美对象的关系理解为主体和客体的关系,现代美学认为,在审美体验中对象有了知觉和情感,与人心灵得以沟通,因此审美主体和审美对象之间不是主体和客体的关系而是主体间性的关系。其次,传统美学把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抽象思维与逻辑思维对立起来,认为只有后者涉及真理,而现代美学认为它们原本就是共生的、同根同源的,思维包含了感性,艺术揭示着真理。
  从研究方法上,生态美学可能引入自然科学方法,但是更根本的是人文科学的方法,如现代解释学的体验、表达、理解等。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