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阳楼记》教学设计7
- 资源简介:
约10700字。
《岳阳楼记》教学设计
张孝纯
【预习指导】
1.范仲淹、滕子京和岳阳楼简介
范仲淹少有大志,做秀才时就“以天下为己任”,常说:“士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他有卓越的军事才能,西夏进犯北宋西北边境,他在陕西经略安抚副使任上屡建战功,当时边区人民歌颂他: “军中有一范,西贼闻之惊破胆!”西夏士兵也怕他,说:“小范老子,胸中自有十万甲兵!”他又有高明的政治见解,任参知政事(副宰相)时力主改革弊政,提出包括10条很好的改革意见的政治纲领。但遭到大官僚地主的反对,因而被贬,出任邓州(今河南邓县)等地的知州。
滕子京是范仲淹同时中进士的好友,为人正直,很有军事和政治才能:在抵御西夏的战争中,他同范仲淹联合作战;在范仲淹提出改革纲领时,他又赞成、支持。就在范的改革主张遭到反对的同一年,他被诬入狱,经范等据理辩护,才得出狱,贬为岳州知州。岳州(即岳阳)旧城的西门有个城楼,前身是三国时吴将鲁肃在洞庭湖训练水军的阅兵楼,唐朝宰相张说(yuè)贬为岳州刺史,在原楼基础修成三层楼阁,人称“岳阳楼”。滕子京贬岳州后,政绩显著,在庆历六年(1046)重修岳阳楼,并在这年夏天(农历6月15日),请人给在邓州的范仲淹送去书信,求他写“记“,同时送去一幅《洞庭晚秋图》。范仲淹少年时期曾在洞庭湖北边的安乡县寓居读书,对洞庭景物是有印象的,于是他在同年农历9月16日凭借他的印象和《洞庭晚秋图》,写成了《岳阳楼记》。
2.提供“注释补正”
越明年:应解作“过了第二年”。越,过。根据《岳州府志》所载《宗凉求记书》,滕重修岳阳楼是在庆历六年春开始的,不是在庆历五年。
骚人:这里不是指一般诗人,而是泛指失意的文人。这是因为《离骚》作者屈原是忧愁失志的诗人,所以古代诗文中常用以泛指。
游泳:游,水面浮行;泳,水中潜行。
青青:读“jing”,同“菁”,茂盛的样子。
跃金:跃动苦金液。唐刘禹锡诗:“洞庭秋月生湖心,层波万顷如熔金。”范文正用此意。
3.完成课后“思考”第2题
“文章把记叙、描写、抒情和议沦自然的融为一体”,请分别指出记叙,描写,抒情,议论的文句,并注意抒情是否脱离记叙、描写、议论而独立存在。
4.思考一些关键词句的作用
第l自达段里提出“谪”字,第2自然段里提出“迁言骚人”,第3自然段里提出“去国怀乡,忧谗畏讥”,第4自然段里提出“宠辱偕忘”,第5自然段里提出“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以及“噫!微斯人,吾谁与归?”的结尾。这些语句,在全篇中起什么作用?
【教与学主要方法】
1.朗读正音:既可学生试读,亦可教师范读,独读、齐读、领读,可灵活运用;正音不限于矫正字音、语气。
2.听译辨误:可由教师朗读译文,也可由学生当堂口译,大家对照课文谛听并讨论其中的误译或欠精确处。
3.评点释疑:教师先简介“评点法”,然后随着质询研讨的进行抓住最重要处评点,把大家的统一意见用最简炼的语言表述出来;学生可以有选择地写在笔记本上或注在课文行间。
4.熟读成诵。指导学生练习背诵:①必须对课文有初步理解;②必须出声朗读;③合理分布识记;④结台重现;⑤整体识记与部分识记合理结合,以对课文整体有初步印象后,逐句逐段的累积式的识记为主;⑥尽量使用多种器官参与活动。
【研讨课文】
一. 第1自然段
1.朗读正音
学生齐读,注意“谪”“重”“属”三字的正音。
2.听译辨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