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届高考复习:“现代文阅读——鉴赏评价”教案
- 资源简介:
约15830字。
“现代文阅读——鉴赏评价”教案
【考点解读】
一、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
1.文学作品的形象指的是文学作品中创造出来的生动具体激发人们思想感情的生活图景,既包括具体人物,也包括典型环境下的具体群体,甚至是一种意象、一种精神的象征等,散文、小说中的物象,诗歌中的意象,都属文学作品形象的范畴。
2.文学作品的语言。
不同的表达文体,语言也相对不同。小说的语言讲究形象、生动,多用描写,如人物的心理描写、肖像描写、对话描写、行为描写等,细描、白描或侧面、正面描写。环境描写则是对景物、环境的刻画,有社会环境,也有自然环境。
戏剧语言:侧重对话的机智、韵味、内涵、幽默等等。
诗歌语言:含蓄、丰富、形象。借助描绘、比喻、拟人、类比、夸张、想像等手法去让人领悟。
散文语言:讲究散而有神,短小生动,比喻、排比、拟人、类比的手法也常用。
3.文学作品的表达技巧。
(1)表达方式:记叙、说明、议论、描写、抒情。
(2)表现手法:想像、联想、类比、象征、渲染、烘托、悬念、对比、反衬等。
(3)材料安排:主次、详略、繁简。
(4)行文结构:领起、总结、过渡、铺垫、照应。
(5)修辞手法:比喻、排比、反问、拟人、夸张、反复、设问、对偶等。
二、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1.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就是在阅读文章后,能准确把握文意的基本内容、感情倾向和思想观点。
2.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应注意以下两方面:
(1)整体阅读,把握形象,揽旨品趣。
文学作品以塑造形象为主,通过形象的具体描绘来揭示作品主题。阅读文学作品,首先要把握作品中所叙写的文学形象,正确理解文学形象所蕴含的意义,以把握作品的主旨,揣摩作者的情感和写作意图。
同时,不同时代的作品具有不同的特色,同一时代的作品,也由于作家的思想、性格等差异,表现出不同的创作风格。因此,我们在阅读文学作品时还要联系时代背景和作家的不同风格,从整体上把握作品的旨趣,这样才能品出文学意趣,全面深刻地理解文章。
(2)借助阅历,发挥联想,鉴赏创造。
联想和想像是文学作品创作的两种思想规律,阅读鉴赏文学作品是一个再创造的过程,同样需要充分发挥联想和想像,联系生活体验和阅读经验,才能准确地评价、鉴赏文学形象的内涵和塑造形象的技巧。
【考点详解】
一、遣词用字
【命题方式】 文章的这个句子中为什么要用“……”这个字(词)?
【答题模式】 这个字(词)有“……”的意思,作者用这个带有强烈感情色彩的字(词),起到了“……”的作用,表达了“……”的感情。
【技法解密】 (1)把握其内涵,分析其在语句中的结构位置及语法成分,准确理解字(词)义。
(2)分析字词的表达作用,可以从结构和内容两个方面着手,从生动、形象、准确等角度分析,尤其要注意字词在文中运用效果上的“四性”:①形象性。在描写、叙事中,一些词语起着具体、生动、形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