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巷》导学案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高中教案 / 必修一教案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50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11/2/8 14:47:55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67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2420字。

  《雨巷》导学案
  【学习目标】
  1 分析理解本诗的意象和象征意味,学会多角度解读诗歌,背诵全诗。
  2通过诵读、联想、想象、鉴赏,进行个性化的解读。
  3领悟作者的思想情感,感受诗歌优美朦胧的情境美。
  【使用说明及学法指导】
  1.分析新诗要从诗的意象、意境、语言、情感、写作技巧五个方面去把握,不能单凭直观感觉。从分析语言入手,学会咀嚼语言,分析不同词语呈现出的不同意味。
  2.反复诵读课文,做好标记勾画,结合背景介绍,理解文意。限时30分钟,认真书写,独立完成,规范作答,按时上交。
  【导学过程】
  一、课前积累:读读记记写写,完成下面知识的积累。
  1.掌握字词:课文下3个注释
  支撑(chēng)彷徨(huáng)寂寥(liáo)惆怅(chóu)颓圮(tuípǐ)
  2.作者简介:
  戴望舒(1905-1950) 浙江杭县人,是中国现代著名的诗人,也写作散文、论文等,翻译外国文学。望舒是他给自己起的笔名,出自屈原的《离骚》:”前望舒使先驱兮,后飞廉使奔属。”望舒是神话传说中替月亮驾车的天神,纯洁而温柔,多情又潇洒。戴望舒出生于3月5日,照西方星象学的说法,属于双鱼座。双鱼座的人浪漫柔情,以爱情为生命的养分,意志薄弱,喜好幻想,逃避现实,优柔寡断。戴望舒就是典型的双鱼座性格。
  1923年,考入上海大学中国文学系。1925年,转入震旦大学法文班。1926年施蛰存等创办《璎珞》旬刊,在创刊号上发表处女诗作《凝泪出门》和译法国象征派诗人魏尔伦的诗。1929年4月第一本诗集《我的记忆》出版,其中《雨巷》成为传诵一时的名作,他因此被称为“雨巷诗人”。1930年参加中国左翼作家联盟。1932年《现代》月刊创刊,他在上面发表了许多著、译作,成为“现代派”代表诗人。同年赴法留学,入里昂中法大学。1933年诗集《望舒草》出版。1935年春回国。1937年诗集《望舒诗稿》出版。抗战爆发后,在香港主编《大公报》文艺副刊,发起出版《耕耘》杂志。1938年春在香港主编《星岛日报》副刊。1941年底以抗日罪被捕入狱。在狱中写下了《狱中题壁》、《我用残损的手掌》《心愿》《等待》等诗篇。1948年诗集《灾难的岁月》出版。1949年在北平出席了中华文学艺术工作者第一次代表大会。建国后,在新闻总署从事编译工作。1950年在北京病逝。
  戴望舒的诗深受中国古典诗词中婉约诗风和法国象征诗派的影响,前者如晚唐温庭筠、李商隐,后者如魏尔伦、果尔蒙、耶麦等,因而他的早期诗作总体上表现出孤独、抑郁、消沉的特点。作为现代派新诗的举旗人,无论理论还是创作实践,都对中国新诗的发展产生过相当大的影响。在诗的内容上他注重诗意的完整和明朗,在形式上不刻意雕琢。
  3.现代诗派简介:
  得名于施蛰存主编的《现代》文学月刊,围绕这个刊物并创作诗歌风格相似的一群新人,被称为现代诗派。20世纪30年代中期是现代诗派的鼎盛时期。它是对象征诗派与新月诗派变革性的继承与发展,它的核心是象征主义。
  4.象征手法:
  象征是文学创作中的一种重要的表现方法,是根据事物之间的某种联系,借助某一具体事物的形象(象征体),以表现某种抽象的概念、思想和感情(被象征的本体)。即所谓“托义于物”。象征能够委婉、含蓄地表达不容易或不便于直接说出的思想感情,化抽象为具体,极大的增强作品的艺术表现力和感染力。象征的手法常常着眼于全文的构思,多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