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方》课堂教学
- 资源简介:
约3760字。
《前方》课堂教学
班级:上虞丰惠中学高一(5)班
执教:刘建松
记录:余珍
《前方》是一篇思辨性很强的散文,文章的主要骨骼是一张照片,三点感悟。凸现摄影散文直观性和人文性,相互交叉,引发了对人的精神境遇两难的思考,洋溢着悲天悯人的情怀。
怎样引导高一的学生体会这样细致而抽象的情怀,让学生的心中有那么一丝感动,哪怕是些触动,本课堂试图对一些“欲望、苦旅、悲剧、家、家园、前方 、 在路上”进行生活化的剖析。教学过程
课前出示台湾作家三毛的两张照片,其中一张是撒哈拉行走的照片,播放橄榄树歌曲
师:有这样一位女子,小学时候,在关于我的理想的作文中写:我的理想是做一个捡破烂的,一边享受阳光的美好,一边看着垃圾堆里有没有被人扔掉的好东西。当她长大了,不记得哪一年,无意间翻到一本美国《国家地理杂志》,那期书里,正好介绍撒哈拉沙漠,只看了一篇,似乎有种属于前世回忆似的乡愁,就莫名其妙,毫无保留地交给了那个一片陌生的大地。她成为中国第一个踏上撒哈拉土地的女子,作为一个旅行者的姿态出现在世人面前,背起行囊,行走在消逝中,她就是三毛,橄榄树,故乡,远方这些词围绕着她,流浪构成了她生命中的主旋律,无独有偶,印度有位摄影师拍摄一张关于流浪的照片,或许能告诉我们关于故乡,家园,远方的答案。
(出示照片)
师:能说一说你心目中印度的概念
生:印度人口很多,世界第二多,
生;印度生活比较落后,人很贫穷。
生:印度的女子很漂亮,跳舞很好,
师:看来你对印度的女孩很感兴趣。由于人口众多,而又相对贫困,许多人不得不外出找生活,就有了这样一幅照片,作家曹文轩就根据照片,写了一篇富有诗意的文章是——
生:前方,
师:这是一种比较新颖的文体,就是摄影散文
(出示摄影散文的特点摄影散文是一种新兴的文体,顾名思义,它是由摄影和文字构成的。这种新的文体兼具了两种表达手段的审美特点,即摄影的直观性和散文的自由灵活性(可以自由地展开联想),两者相互补充,相互影响,成为一个有机的艺术整体。
师:摄影散文的特点就是——
生:摄影的直观性和散文的自由灵活性
师:对,摄影的直观性体现在哪里呢?或者说,这照片可以直观的看到哪些信息?(生讨论)
生:是轮船,可能是码头上,送别人群。
生:一定是辆火车,在开动的时刻,朋友送别。
生:是汽车,
师:有一点可以肯定,这绝不是飞机和马车。那到底是什么呢,摄影的直观性,在文章是可以发现的一些很明显的证据,有些比较隐蔽,用我们明亮的眼睛和细腻的心灵把这些挖出来,当然,多多益善,比一比,赛一赛。
生:有了船,有了马车,有了我们眼前这辆破旧而简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