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德阳市高中2012级第三学期期末考试高二语文试卷
- 资源简介:
共20题,约6270字。
2010年德阳市高中2012级第三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
一、基础知识
1、下列括号中对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惩创(chuāng) 干练(gàn) 瑕疵(cī) 怏怏不乐(yàng)
B、娉婷(pīng) 锃亮(zèng) 风靡(mí) 天真罄露(qìng)
C、菲薄(fěi) 感喟(kuì) 震慑(shè) 大煞风景(shā)
D、关卡(qiǎ) 熟稔(rěn) 歆羡(xīn) 长歌当哭(dàng)
答案:【CD】(创 chuàng;靡mǐ)
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坐镇 拉家常 德高望重 实至名归
B、秉赋 享清福 异曲同功 直截了当
C、端详 辨证法 习焉不察 乌烟瘴气
D、烦躁 水蒸汽 钟灵毓秀 金碧辉煌
答案:【A】(禀赋;异曲同工;辩证法;水蒸气)
3、下列各句中加点熟语的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当见义勇为者与歹徒拼死搏斗时,置若罔闻的旁观者少了,奋力相助、及时报警的多了。
B、如果墨守成规,不敢越雷池一步,那就不可能有改革开放30年来所取得的巨大成就。
C、金融危机爆发后,号称“汽车圣城”的美国底特律到处是惨淡经营,冷落肃杀的衰败景象。
D、世界各地观众对影片《阿凡达》趋之若骛,这加快了3D电视机研发、生产、上市的进程。
答案:【B】(置若罔闻:指听后仍然不予理睬,不用于视觉。不敢越雷池一步:原指不敢越过雷池,后比喻不敢超越一定的范围和界限。惨淡经营:费尽心思辛辛苦苦地经营筹划,不合语境。趋之若鹜:比喻成群的人追逐不正当的事物,含贬义)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日前,冯三镇客运和水温乡客运站的43名农民工脸上洋溢着笑容,因为他们在县劳动保障监察大队的帮助下,终于拿到了被拖欠已久的六万余元工资。
B、全国人大代表、工信部部长李毅中3月8日上午在接待记者采访时表示,为了促进新能源汽车进入家庭,将会提供帮助,补贴金额高达六万元人民币。
C、蒙古族同胞长期生活在马背上。他们随身携带精美的小刀,既可以用来宰杀、解剖、切割牛羊肉,肉烧熟了,又可以用它作餐具。
D、科学研究成果显示,人类和其他哺乳动物的基因组中包含一种源自博尔纳病毒插入的DNA,这种博尔纳病毒式一种RNA病毒,能够在细胞内复制和转录。
答案:【D】(A表意不明,是两个客运站共有“43名农民工”,还是各有“43名农民工”?同理,“六万余元工资”也存在表意不明的问题。B成分残缺,“将会提供补助”缺主语;C搭配不当,“宰杀、解剖”与后面的“肉”不搭配,删去“的肉”。)
二、阅读下面短文,完成5——7题。
心理学家发现,潜意识中看到的事物对大脑有着长久影响。由此,科学家认为,无需特别注意,人的大脑也在下意识地接受各种有用的信息。
据《自然》杂志报道,在美国波士顿大学工作的日本科学家渡边及其同事在研究中发现,潜意识训练有助于提高人们看移动的点的能力。当某个并不特别令人注意的事物不断地在眼前出现时,很可能会给大脑中留下深刻印象。渡边的研究小组让被测试者看屏幕上的字母,这些字母周围有很多小点在不停地无规则移动,就如电视节目结束后屏幕上出现的雪花点一样。被测试者并不知道,有5%的点其实是朝着同一个方向运动。经过25天的潜意识训练之后,再次测试表明,相对于第一次观看,被测试者对于朝同一方向移动的点的辨别能力提高了20%。
这一实验表明,在视觉处理过程中,人的大脑一直处于工作状态。物体某种特定的特征,比如动作或者颜色,能够使大脑细胞兴奋起来。研究小组认为,通过对潜意识的训练,大脑细胞有可能对某一特定方向的运动尤为敏感。
在哈佛大学研究视觉功能的日本科学家中山对新发现解释说,我们不能对周围的一切都全神投入,事物不断地从眼前经过,大脑就不自觉地将它们的特征记录下来,这样的学习毫不费力但很有效。渡边也认为,周围环境中有一些不断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