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届第一轮专题复习教学案
- 资源简介:
约225950字。
2011年高考第一轮专题复习教学案
专题一:识记现代汉语常用字的字音
一、教学目标
了解语言文字法规的有关内容,增强规范意识,学会辨析和纠正错误,提高语言文字应用的正确性和有效性
二、教学重点
(一)“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音”近年高考典型例题分析。
(二)“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音”复习应试方法策略点拨。
三、教学难点
“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音”复习应试方法策略点拨。
四、教学课时:4课时
第1课时
一、命题规律总结
“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音”是《考试大纲》“语言知识和语言表达”部分的第一个考点,考查能力层级为最基本的识记层级A级。考查只要求识记字音,而不要求拼写,考查范围为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
通过对三年来部分字音考题的分析,我们发现命题上有哪些规律呢?下面,我们就一起来进行总结。
1.三年高考字音考情统计
2010年全国语文高考字音考情统计表
卷别 考查内容 题型 赋分 备注
全国卷Ⅱ 形声字、多音多义字、常见词语误读字 选择题 3分
江苏卷 多音多义字、常见词语误读字 选择题 3分
山东卷 同(近)音字、形近音异字、常见词语误读字 选择题 3分
四川卷 形声字、同(近)音字、多音多义字 选择题 3分
江西卷 多音多义字、常见词语误读字 选择题 3分
天津卷 形声字、同(近)音字、形近音异字、常见词语误读字 选择题 3分
重庆卷 形声字、多音多义字、常见词语误读字 选择题 3分
辽宁卷 多音多义字、常见词语误读字 选择题 3分
湖北卷 多音多义字 选择题 3分
湖南卷 多音多义字、常见词语误读字 选择题 3分
广东卷 同(近)音字、形近音异字、常见词语误读字 选择题 3分
浙江卷 形声字、多音多义字、常见词语误读字 选择题 3分 与字形结合考查
2009年字音考情统计表
卷别 考查内容 题型 赋分 备注
北京卷 方音误读字、常见词语误读字 选择题 3分
天津卷 多音多义字、常见词语误读字 选择题 3分
重庆卷 同(近)音字、形近音异字、多音多义字 选择题 3分
四川卷 形声字、多音多义字、常见词语误读字 选择题 3分
辽宁卷 多音多义字、常见词语误读字 选择题 3分
湖北卷 形声字、同(近)音字、形近音异字、常见词语误读字 选择题 3分
湖南卷 多音多义字
江西卷 形声字、形近音异字、常见词语误读字 选择题 3分
浙江卷 多音多义字、常见词语误读字 选择题 3分
广东卷 形声字、同(近)音字、形近音异字、常见词语误读字 选择题 3分
2008年字音考情统计表
卷别 考查内容 题型 赋分 备注
全国卷Ⅱ 多音多义字、常见词语误读字
北京卷 同(近)音字、常见词语误读字
天津卷 形声字、同(近)音字、常见词语误读字
重庆卷 同(近)音字、常见词语误读字
湖南卷 形声字、、常见词语误读字
湖北卷 同(近)音字、形近音异字、常见词语误读字
浙江卷 同(近)音字、常见词语误读字
辽宁卷 多音多义字、同(近)音字、常见词语误读字
山东卷 多音多义字、常见词语误读字
江西卷 多音多义字、常见词语误读字
广东卷 同(近)音字、多音多义字、常见词语误读字
江苏卷 形声字、同(近)音近字、常见词语误读字
2.高考字音考题的命题特点
1)考查内容
主要考查现代汉语中常见常用字的字音,古代汉语涉及的字音一般不考;多考查容易读错的多音字、形声字、形近字、同音字等。
(1)形声字误读,主要是因受声旁影响错读——即形声字的声旁与该字的读音不一致的读音。
(2)形近字误读,主要是与其形体相近字的错读。
(3)多音多义字误读,一些字义不同,读音也不同,但人们往往不加区别地错读成一个音。
(4)音同(近)形异字误读,一些字的形体不同,但其读音相同或相近,常常是放在一起考查,且混上一个或几个读音不同的加以辨析。
(5)方言读音对普通话读音的影响,这一点主要是指南方和西北方中的“n”“l”“j”“h”等读音对普通话的影响,在各省命题中就有这种现象。
(6)常用词语中习惯性误读。
2)命题依据
命题主要依据是最新版本的《现代汉语词典》、《现代汉语常用字表》、《普通话异读词审音表》和现行中学语文教材的课文注释。
3)考查形式
主要为客观选择题,分值3分,冠于卷首。试题分正选题(没有错误)、同选题(读音相同)与异选题(读音不同)等多种形式。
3.高考字音考题的命题趋势
语音,俗称“天下第一题”,是高考语文试题中的一个常考项目,特别是日益重视语言文字规范化的今天,显得尤为重要。从高考历史看,自1978年到1998年,一直坚持考语音,1999年和2000年停考了两年,但因为推行和普及现代汉语普通话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2001年又恢复考查。有鉴于此,今后坚持考查语音的可能性很大,其命题趋势如下:
(1)易题不易,难题不难——出题人的心理。本题易丢分,有出难的趋势,但不刁难,总体上出常用字。
(2)常用的、错误率高的字词的读音将是考试命题的热点,平时易忽视、易口误的字词的读音也将是命题的热点。
(3)注意当代社会中的新词、有时代特色的字词的读音。
(4)所考汉字大多见于现行中学语文课本,考查重点是2500个常用字和1000个次常用字,其中,多音字、同音字、形声字、形似字、生僻字、方言字(实行分省命题后,对方言误读字的考查得到了进一步强化,应引以注意)是考查难点。双音节词的读音和熟语的读音结合起来考查将仍是命题的主流,尤其是成语中的误读字应该是重中之重。
(5)能力以考查识记为主,题量为1道,分值为3分,题型为客观单项选择题,大多要求选正确的一项,一般只就字音设题,不与字形、字义结合。但高考越来越注重考查学生的素质和能力,随着试卷长度的改革,设置适当的语境或结合字形考查字音,仍不失为一种趋势。
第2课时
“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音”这一专题考点的复习,应采取哪些对策呢?
1.了解《汉语拼音方案》
《汉语拼音方案》规定了汉语拼音的拼写规则,是正确识记汉字字音的基础,了解其相关的内容和原则,复习时才能有据可依。
2.明确字音复习范围
从历年高考命题内容来看,字音的考查基本上立足“常用字”,而且,所考查的字词材料绝大部分都出自中学语文课本。汉字数量虽然众多,但常用字就3500个(其中常用字2500个,次常用字1000个),考题中涉及的绝大部分出自2500个常用字,其中那些容易读错的字往往是命题人命题时的首选。因此,复习时要以初、高语文课本为基础,以3500个常用字为范围,对课文里的字、词要会读,读准,对那些容易弄错的字更要注意。平时阅读中对那些不知道读音的难读字——包括一些成语中的读音,如:“踽踽(jǔ)独行”、“运蹇(jiǎn)时乖”等,要勤查勤记。另外,还要注意一些异读字,可参考高中语文教材附录“普通话异读词审音表”中的“统读字”和“特殊词语中的字的读音”复习。
3.掌握字音复习重点
1)注意区别多音多义字的读音
多音多义字是高考字音考查的重点,也是字音识记的难点。具体可采用以下方法帮助记忆:
(1)词性法
汉字中有不少多音字,因其在不同的语境中词性不同,而导致了读音的不同,我们可以根据它的词性来判断它的读音。
例1
吭:作名词,表示“喉咙”义项时,应读“háng”,如“引吭高歌”;作动词,表示“出声、说话”义项时,应读“kēng”如“一声不吭”。
例2
冠:作名词,表示“帽子”或“形状像帽子或在顶上的东西”义项时,应读“guān”;作动词,表“把帽子戴在头上”或“在前面加上某种名号或文字”等义项时,应读“guàn”,如“弱冠之年”。
这类字还有“畜、处、笼、宁、都、泊、劲、粘、缝、荫”等,均可采用此法来帮助记忆。
(2)语境法
教师(解说)
汉字中有不少多音多义字,不同的读音表示不同的含义,只有正确理解词语及上下文,辨明语义,才能避免误读错读。在此,我们不妨根据字义,将其串成一句话,放在一定的语言环境里加以记忆。
例1 宿
可设置语境:“李阳躺在宿(sù)舍想了一宿(xiǔ),天上究竟有多少个星宿(xiù)?”
例2 艾
也可设置这样的语境:“面对这方兴未艾(ài)的形势,他却总是自怨自艾(yì)。”
事实上,很多多音多义字都可采用此法来帮助记忆。
(3)场合法
汉字中有的多音字,在口语中当作单音词用时,是一种读音,而在书面语——即在复合词和成语中,又是一种读音。场合法就是注意口语和书面语的区别。
例1 露
当表示口语场合作单音词用时,读为“lòu”,如“露头、露一手、露面、露丑、露相、露马脚”;当作为书面语,形式为复合词和成语时,读为“lù”时,如“露骨、露水、露珠、露天、原形毕露、风餐露宿、显露头角”。
例2 翘
书面语音为“qiáo”,词组有“翘望、翘楚、翘首以待”;口语音为“qiào”,词组有“翘辫子、翘尾巴”。
这类多音字还有“勒、逮、落、色、剥、薄、血、削、嚼、给、澄”等,均可采用此法来帮助记忆。
(4)随义定音法
现代汉语中绝大多数多音字的不同读音,是和不同的字义紧密联系起来的,因此,我们完全可以凭借这个字的含义来判断它的读音。
例1 禁
表示“承受、忍受”时,读“jīn”,如“禁受”;表“不准许”时,读“jìn”,如“查禁”。
例2 塞
表示“边疆、边境”时,应读“sài”,如“塞外”;表示“填入”或“瓶塞”时,应读“sāi”,如“塞车”;而表示用于某些合成词时,则应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