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狗包弟》教学设计5
- 资源简介:
约3460字。
教学基本信息
课题 走进大师
——《小狗包弟》阅读理解
是否属于
地方课程或校本课程 否
学科 语文 学段: 高一第一学段 年级 高一
相关
领域
教材 书名: 必修一 出版社: 人民教育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07 年 3月
教学设计参与人员
姓名 单位 联系方式
设计者 王艳华 通州区第二中学 13681213686
实施者 王艳华 通州区第二中学
指导者 徐南南 通州区研修中心
课件制作者 王艳华 通州区第二中学
其他参与者
以下内容、形式均只供参考,参评者可自行设计。
教学过程既可以采用表格式描述,也可以采取叙事的方式。如教学设计已经过实施,则应尽量采用写实的方式将教学过程的真实情景以及某些值得注意和思考的现象和事件描述清楚;如教学设计尚未经过实施,则应着重将教学中的关键环节以及教学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及处理办法描述清楚。表格中所列项目及格式仅供参考,应根据实际教学情况进行调整。
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
高中新课标要求语文课程应该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充分发挥语文课程的育人功能。在文学作品的阅读鉴赏中,注重审美体验,陶冶性情,涵养心灵,领悟作品的丰富内涵,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和思考。努力探索作品中蕴涵的民族心理和时代精神,了解人类丰富的社会生活和情感世界。
教学背景分析
教学内容:《小狗包弟》是人教版语文必修一阅读鉴赏第三单元散文单元的第二篇。这个单元的学习中要帮助学生明辨是非,领悟时代精神和人生意义。同时,训练学生揣摩人物言行、心理,体察人物的个性、情操,注意把握叙述中作者表现的或隐或显的情感倾向。《小狗包弟》是巴金晚年的散文作品《随想录》中的一篇,主要表现文革对人性的摧残,批判文革的荒谬;同时进行了严格的自我解剖,自我批判,对自己的弱点进行了真诚的自我反思。文章朴实无华,情感真挚,给读者以平易近人之感。
学生情况:我校学生语文理解鉴赏 水平普遍较差,尤其是刚上高中,对文章基本内容的把握有一定
难度,且学生阅历浅、历史知识不足,对文革没有认识,对文章反映的现实难以理解,对作者忏悔的意义理解很肤浅,因而更难以认识作者的高尚品质可贵精神。教学中必须加入大量的背景介绍,促进学生理解文章意义,并以他人评价来开拓学生思路,加强其对作者品性、情操的理解。
教学方式:小组讨论,师生对话。
教学手段:ppt
技术准备:投影
教学目标(内容框架)
1、 学习筛选关键语句,把握作者主要的思想情感。2、学习圈点批注的读书法,培养读书质疑的学习习惯。3、认识作者自我忏悔的意义。
问题框架(可选项)
教学重点:认识作者为文革中的自己忏悔的意义,感受大师的人格魅力。
教学难点:1、对文中景物描写所蕴含的情感的理解。2、对巴金“懦弱”行为的理解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