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句衔接类试题解题思路》课堂实录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高中教案 / 高考复习教案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61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04/12/1 4:12:00
  • 资源来源: 会员原创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153
  • 下载点数: 0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语句衔接类试题解题思路》教学实录
年级:高三     教学手段:多媒体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方法:研讨法
学校:黑龙江省实验中学 教师: 张菱子

※  ※  ※  ※  ※  ※
(课前作业:学生分小组,从做过的习题和试卷中,就语句衔接题的解题方法进行总结。)
师:同学们好!这节课老师将和大家就我们高考复习中的语句衔接类试题共同进行探讨。(多媒体画面出示课题)
师:《考试说明》中有这样一项要求:“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而语句衔接题正是对同学们语言表达连贯能力的一种考查。
(出示画面一)
  《考试说明》要求:
语言表达  简明、连贯、得体
能力层级: “应用”(D)
大家都有这样的生活体验,一段话如果不连贯,无论怎样说,也不会是一段好话,可以这样讲,表达连贯是我们平时说话、作文的一项基本要求,所以,语句衔接类试题和我们的日常生活是紧密联系的。正基于此,它也成为了高考重要的考查对象。
师:请同学们看一下历年高考对这一试题的考查情况
(出示画面二)
“语句衔接题”高考考查情况
年份 1992 1993 1994 1995 1996 1997
赋分  2  0  3  3  3  3
年份 1998 1999 2000 2001 2002
赋分  4  3  3  3  0
在1992年到2002年十一年高考试题中,只有两年没有考查,重现率非常高,分值一般在3分左右,值得我们充分重视。
师:那么,这类试题都是以什么形式出现的呢?
(出示画面三)
“语句连贯”考查题型
1、 句子排序  
定句复位
2、 语句复位  
        定位复句★
师:对于“语句的连贯”,主要有两种考查题型,而近几年主要以
“定位复句”的形式出现。(出示画面四:1996年高考题第6题)如96年高考题,即句子的位置是固定的,要求同学们从四个选项中,选出与上下文衔接最好的一句。又如2001年高考题,(出示画面五:2001年高考题第6题)同样是这种题型,不同的是给出了两处“定位”,然后将选项重新组合,再让同学们选出正确答案。无疑,这在容量和难度上都有所增大,看来,要解答好这类试题,真得费一番思量不可。
师:课前,老师让大家分小组总结了这类试题的解题方法。李丹小组、卢兴国小组、刘超小组、杨慧小组总结的很细致、认真。现在,我就从大家的总结中,选几道典型的例题,请几位代表到台前谈谈他们的心得。
生1:我认为,大家在做这道题时,应该注意话题的一致。(将准备的例题用实物投影展示)请大家看这道题,从横线后的“他倒折腾出了一部‘禅宗题’小说集《太白山集》”这句话可知,前面的主语应该是“贾平凹”而不是“三毛”,所以B、D两项可以排除;再看A、C两项,C项强调的是三毛的评价,况且和后文连接也有些不通,所以这道题的答案应该是A。
   请同学们再看这一道题,稍微难一些。这段话围绕着“三天门”展开,所以我们接下来也应该说“门里”怎么样、“门外”怎么样,而且根据后面的对联内容,也应该紧接着前面的“门两旁有石刻对联一副”,所以答案应该选C。(生板书:话题一致)
(答案应为B,学生1口误,其他学生有些费解)
师:刚才李丹说答案是C项,你们同意吗?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