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霖铃》教案36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高中教案 / 高中第三册教案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31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11/1/9 22:48:34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47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3000字。

  《雨霖铃》教案
  一 教材分析:
  《雨霖铃》是柳永的代表作,更是宋词婉约派的名篇。本词无论在文学史中还是在教材中都占有重要地位。该词上片写一个秋天的傍晚,词人和他心爱的人在都门外长亭分别时依依不舍的情景;下片是词人想象别后羁旅生活的情状。全词通过虚实相济、融情入景的手法集中反映了词人复杂的内心情感,学习本词有利于学生进一步掌握品赏诗词的基本步骤和方法,通过把握诗词的思想内容和艺术形式来品味诗词的语言,赏析诗词的表现手法,提高诗词鉴赏的能力和审美情趣。
  二 教学目标:
  (一)情感目标:带领学生以真挚的感情品读作品,培养诗歌兴趣和文学素养
  (二)知识目标:(1)通过反复诵读,感知作品内容和思想感情
  (2)掌握借景抒情、情景交融和虚实结合的写法
  (3)鉴赏意象,掌握婉约派的特点
  (三)能力目标:通过课堂教学进行自主式、探究式学习,开拓知识面,丰富教学内容
  三 重点与难点:
  理解古典诗歌传统意象在作品中传情达意的效果
  四 学情分析
  诗词鉴赏历来是学生学习中的一个难点,但在之前的诗歌学习过程中,学生已经掌握了一些诗词鉴赏的基本方法,并且对诗词有了一定的领悟能力,已经基本能理解诗句的意思。可是学生在对诗词写作手法以及意境方面的体会还难以达到一个较高的层次,所以教师应在教学时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尽量补充必要的知识和背景,加以引导,并构建一个合理的平台,帮助学生提高分析能力和诗词鉴赏能力。
  五 教学方法:以学生活动为主,点拨启发,引导讨论,朗读背诵,检查落实。
  教学基本环节:预习检查、总结疑惑→情境导入、展示目标→合作探究、精讲点拨→反思总结、当堂检测→发导学案、布置预习
  六 课前准备:
  1.学生的学习准备:预习诗词《雨霖铃》,解决其中的词语障碍,初步朗诵。
  2.教师的教学准备:课前预习学案,课内探究学案,课后延伸拓展学案。
  七 教学课时:1课时。
  八 教学过程:
  (一)预习检查、总结疑惑
  检查落实学生的预习情况并了解学生的疑惑,使教学具有针对性。
  (二)情景导入、展示目标
  1导入新课:如果把我国的古代文学比做一个花园的话,那么其中开的最美最大的两朵就是唐诗和宋词,前两单元我们领略了唐诗的美妙,从今天开始我们就来体味宋词的别致之美。提到宋词,就不能不提到第一位专力写词的作家——柳永,提到柳永,就不得不提到婉约派,提到婉约派,就不得不提到他的代表作《雨霖铃》。多年来,它常诵不衰。今天,我们就来一起学习这首脍炙人口的佳作。
  教学目标:(略)
  2作者简介: 见学案
  明确三点:(1)名字:柳永、柳三变、柳七、柳屯田。
  (2)特点:精通音律,擅长词曲,创制慢词,贴近市民,“变一代词风”。
  (3)影响:“凡有井水饮处,皆能歌柳词”。
  3背景介绍 :
  这首词的基调格外低沉。作者当时由于仕途失意,心情十分压抑,决定离开京城到外地去,但一想到从此将不能跟心爱的人生活在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

本月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