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的冬天》教学设计23
- 资源简介:
约2580个字。
《济南的冬天》
教学目标: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知内容,体味济南的冬之美。
体会文中拟人、比喻等修辞方法在写景中的作用,学习形象生动的描写景物的方法。
通过文本细读,体会作者对景物独特的感受,以及对其寄予的深情。
教学重点:体会文中拟人、比喻等修辞方法在写景中的作用,学习形象生动的描写景物的方法。
教学难点:品读文中优美的语言,体会作者的情感。
教学过程:导入,感知“温晴”
1、导入:先让学生谈谈对冬天的感受
师:是啊,概括起来就一个字“冷”,你觉得北方的冬天如何呢?此时,心里最渴望的就是温暖吧。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跟随老舍先生去北方感受一个不同的冬天,那就是济南的冬天。(板书课题、作者)本文选自描写济南的长篇散文《一些印象》,那么济南的冬天留给老舍怎样的印象呢?
2、感知“温晴”(1)老师配乐范读课文第一段,找出一个词概括济南冬天的天气。
温晴(2)作者是怎样把这印象告诉我们的呢?
通过对比:和北京比,“无风”;和伦敦比,“响晴”;和热带比,“日光不毒”。
意图:在温馨的音乐中感受济南冬天,以此调动学生的情绪,营造课堂氛围。
过渡: 在北方居然有这样温晴的冬天,真是奇迹和怪事,想必同学们也很好奇吧,那就让我们带着这份好奇去济南感受一下吧。
品读,体验“温晴”
自由朗读课文2——5段,找出最能表现“温晴”这个特征的的字、词语、句子或段落。
建议:要求学生出声朗读。交流时,教师及时抓住学生回答的一些关键句引导他们潜入字里行间去玩味其中的意味。
生1:第三段“那点薄雪好像是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粉色。”我觉得“害了羞”将雪赋予了人的情感,“露出点粉色”写出了济南冬天温晴的特点。
师:你觉得哪个词最能体现出这个特点呢?生1:我觉得是“微微”这个词。
师:去掉行吗?
生:不行,它更体现了济南的冬天“温晴”的特点,而不是“热带”之热。
生:我觉得这种美还令人遐想呢:“风一吹,叫人希望看到更美一点的肌肤。”在这里我们感觉到的不是禁锢在棉袄下的死气沉沉,而是充满着生命的活力,蕴含着朦胧的春意。
师:说得真好。是啊,一个好的比喻和拟人,不但形似,而且神似,给人无限的遐想。这样的句子还有吗?
提示:学生说到了哪些,都可以,只要合乎情理即可,分析时结合有感情地朗读,朗读时注意语气、语调、语速及重音的把握,同时要体味、揣摩作者的意图。
如:a.“一个老城有山有水……暖和安适地睡着,只等春风来把它们唤醒”。
“睡着”、“唤醒”是拟人的写法,将老城人格化,使之带有生命的感觉与意味,表现了济南“暖和安适”的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