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虞美人》学案1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苏教版 / 高中教案 / 必修四教案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83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10/12/27 20:23:20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100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传统下载

- 资源简介:
约2240字。
《虞美人》学案
学习目标:
1.鉴赏李煜词深远的意境美和真挚的情感美。
2.在诵读、品味的过程中,提高审美情趣,培养鉴赏能力。
3.感受李煜词中的亡国之恨,故国之思。
学习重点:
1.体悟词的意境和语言。 2.感受李煜词中的亡国之恨,故国之思。
学习时数:一课时
一、. 课前预习
1、 词是___________时兴起的一种合乐可歌、句式长短不齐的诗体。词在形式上的特点是“调有定格,句有定数,字有定声”(明代徐师曾《文章辨体序说》)。词大多分段,一段就是一个乐段,叫“片”或“___________”,分两片的最为常见,本课的七首词都分两片。词的篇幅比较短小,有人按字数将词分成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三种,认为58字以内为___________,59—90字为___________,91字以上为___________。
2、写下我所知道的李煜及其诗词
二、课内探究
1、“春花秋月”本是美好事物,作者为什么希望它结束呢?
2、“往事知多少”中的“往事”具体指什么?换句话说,李煜到底在怀念什么?
3、“小楼昨夜又东风”中的“又”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4、为什么词中两次提到“月”这个意象?联系我们读过的诗歌,“月亮”这个意象有什么特殊涵义吗?
5、从全词来看,哪个字最能直接表现词人的感情?这种感情从何而来?请结合词句回答。
6、词的前六句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来写?体现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7、词的最后一句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这样写的好处是什么?体现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三 课后练习与提高
1、鉴赏李煜《相见欢》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分析本首词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2.1921年毛泽东仿写了一首《虞美人》写新婚乍别的离愁别绪:
“堆来枕上愁何状,江海翻波浪。夜长天色总难明,寂寞披衣起坐数寒星。
晓来百念都灰尽,剩有离人影。一钩残月向西流,对此不抛泪眼也无由。”
我们也不妨仿照《虞美人》(李煜)以《虞美人》为词牌作词一首。
参考答案
《虞美人》学案
二、课内探究
1、它的确是美好的事物,然而随着词人身份地位的改变,这些美好的事物也将在词人的心里改变颜色。原来锦衣玉食,在如花宫女朝歌夜弦伴着的“春花秋月”般的生活只能徒增一个“阶下囚”的无限悲伤,这样美好的的事物不如结束才好。
2、 “往事”的内容很丰富,可以泛指他做帝王时的一切活动。如后宫佳丽的簇拥,高坐庙堂、万首称臣的尊严以及为所欲为的自由感等等。思故国家园,自己的亲人及他做帝王时的一切活动
传统下载
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