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霖铃》学案1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苏教版 / 高中教案 / 必修四教案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50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10/12/27 20:10:04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79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2640字。  《雨霖铃》课前预习学案
  预习目标:通过阅读把握诗词中的基础知识,初步体会诗词情感。
  一、基础知识
  1. 下列加点的字注音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雕阑玉砌(qì)         骤雨(jù)        暮霭 (ǎi)          樯橹(qiáng)
  B. 乍暖还寒 (hái)       槛菊(jiàn)       凝噎 (yī)          都门(dū)
  C. 良辰美景(chén)      舞榭 (xiè)       彩笺 (jiān)        不谙(ān)
  D. 寒蝉凄切(qī)        将息 (jiàng)      豆蔻 (kòu)        苍陌(mò)
  2. 下列各组词语中,字形无误的一项是(    )
  A. 婉约  沦陷  愤激  凄切  帐蓬
  B. 颓废  良晨  樯橹  迢迢  韵脚 
  C. 暮蔼  鹊桥  苍陌  仓皇  豆蔻
  D. 飘零  烽火  不虞  芍药  贬谪
  3.诗句填空:
  A  《雨霖铃》中表现主题的词句是:“________________”。
  B  《雨霖铃》中描写月色的著名词句“_________________”
  4.选出下面对诗句节奏划分正确的一项:(    )
  A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
  B  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
  C  自/胡马/窥江/去后,废池/乔木,犹厌/言兵。
  D  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5.根据提示填空:
  A  古代大道上每五里设一短亭,每十里设一长亭,供行人休息,人们常在___________亭送别。
  B “___________”是指木兰木制造的船,文字作品中常把它用做对船的美称。
  答案
  1. C
  2. D
  3.A“多情自古伤离别,更哪堪冷落清秋节”B“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4.C。
  5.A在长亭送别。  B“兰舟”。
  课内探究学案
  一 学习目标:(1)感知作品内容和思想感情
  (2)掌握借景抒情、情景交融和虚实结合的写法
  (3)鉴赏意象,掌握婉约派的特点
  教师设疑,学生探究。
  1 (1).本词的基调是什么?(感受是什么)
  (2)本词写的是什么内容? .本词按什么顺序来写的?
  (3).那么离别可以分为几个阶段?
  2学生逐句讨论,分析的重点是每句的意象、意境、遣词造句、写作手法(自由表达)
  提示:上片:意象   细节   手法   炼字
  (思考)“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一句,景物描写应如何理解?是否给人以宽广雄伟的气势之感?
  下片:分析“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一句的艺术效果。
  3【雨霖铃课堂演练】
  阅读下面的宋词,完成1—2题。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
  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
  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