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厘米》教案11
- 资源简介:
约4240字。 一厘米 教学方案(第一课时)
如东先民中学 康培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今天我们来认识一位母亲,她是一个平凡的人,但是她在精神上却是一个高尚的人。让我们走进戏剧《一厘米》。
二、学习目标
1、理解陶影这个人物形象及其社会意义。
2、学习小说通过描写人物心理表现人物性格的写作方法。
3、学会宽容,努力做一个正直,诚实,有责任感的人,学会体谅父母,爱父母。
三、走进作者
毕淑敏,女,1952年出生于新疆。1969年入伍,在西藏的高原部队当兵11年。从事医学工作20年后,开始专业写作。共发表作品200万字。曾获得各种文学奖30余次。国家一级作家,内科主治医师,北师大文学硕士。生命思考和母爱主题一直贯穿在她的作品创作中。作品有:《昆仑殇》、《预约死亡》、《婚姻鞋》、《红处方》、《女人之约》、《生生不已》、《补天石》、《血玲珑》等。
毕淑敏真正取得全国性声誉是在短篇小说《预约死亡》发表后,这篇作品被誉为是“新体验小说”的代表作,它以作者在临终关怀医院的亲历为素材,对面对死亡的当事者及其身边人的内心进行了探索,十分精彩。这样一位阅历丰富,作品丰富的作家今天将给我们讲述什么样的震撼人心的故事呢?《一厘米》的长度,量出的究竟是什么?现在让我们一起走进剧本。
四、语言积累,整体感知
以自己喜爱的方式朗读课文。
1、疏通生字生词。
2、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故事内容。
(1)正音识形,积累词语
反驳(bo) 惩罚(cheng) 挑剔(ti) 皲裂(jun)
兀自(wu) 矜持(jin) 吝惜(lin) 骄横 (heng)
狡黠(xia) 脱臼(jiu) 内疚(jiu) 哄笑(hong)
(2)故事内容:
一位妈妈带孩子去公园,因为公园门口的尺度不准确而被误会是逃票,而那高度就是相差了一厘米。这在许多关注那些天下大事的人的眼里,这的确是一件小事。可这在一位母亲的眼中却是一件不能含糊的大事。她通过自己的努力,终于讨回了公道,维护了自己在儿子心目中美好的形象的故事。
五、这个误会过程是怎样的呢?请大家分角色朗读剧本的第四部分。
误会起因:红衣青年认为陶影应该多买一张票。
误会发展:陶影向红衣青年解释未买票的理由。
误会高潮:当测量结果出乎陶影意料之外,陶影为此误会了小也,甚至打了儿子,这更招致了红衣青年和围观者的指责和嘲笑。
误会加深:卖冰棍的老太太的狡黠又让陶影的努力适得其反,误会越来越深。
六、在这个误会过程中,陶影的心理变化过程怎样?
①安静、自信、镇定、有点洋洋得意。
②诧异、惊慌、孤立无援、目瞪口呆。
③恐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