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乡土文化和文学名篇中学习声音描写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中学作文 / 初中作文教案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54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10/12/26 15:03:42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2 总计:39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4000字。

  从乡土文化和文学名篇中学习声音描写
  作者:陈 志
  教学创意:
  初中学生对于写作普遍存在着畏惧心理,不擅长将生活体验真实地反映,勉强写出来的文章也如板着脸和人家对话,了无生趣。如何让学生以独特的视角观察生活,并将个人体验反映在文本中,我从小处着手,选取了一个点。让乡土文化及古诗、名篇带着学生学习描写声音的技法,以此来引导学生观察生活,唤醒他们的生活积累,激起他们的创作热情,让他们在课堂中得到哪怕一点点的提高。
  这节课,采用“活动板块型”课式。三个环节:激趣——考一考你;技法指导——教你几招;技法运用——大显身手,意图明确。技法指导主要教学生三种技法:巧摹拟,惟妙惟肖;谐音,妙趣横生;修辞,生动形象。由浅入深,循序渐进。或演,或赏,或练,或读,意在用多样性活动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在活动中体验,在活动中对话,在活动中探究,在活动中交流,在活动中提高,让学生真正做课堂的主人,让学生学有所得。
  整个教学环节中,在乡土文化中学习声音的描写占了一定的篇幅,这是我校所承接的省“十一五”课胚“乡土文化与作文创新”的一次研究性尝试。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1、理解“拟声词、谐音”的意思。2、学习描摹声音的方法和技巧。
  能力目标:1、学会运用技法来描绘声音。2、联系生活体验感悟声音的美妙和多彩。
  德育目标:1、通过对声音的描摹,让学生多角度观察生活、品味生活,做生活的有心人,培养学生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的美好情感。2、拥有写作的兴趣与热情,乐于动笔,喜欢写作。
  教学重点:
  1、学会捕捉声音,并用方法描摹。2、通过对声音的再加工,发挥自己的想象。
  教学难点:
  活用技巧,表达声音带来的独特感受。
  教学方法:
  1、情境法。由于学生缺少对声音的关注,老师宜创设情境,如播放与声音有关的音像资料,让跃动的音符与优美的图片直击其心灵,感染学生,体味声音的丰富多彩,品味声音的无穷趣味。2、讨论法。鼓励学生在互动交流中大胆说出自己的想法,以活跃思想,开阔思路。3、鉴赏法。引导学生品味语言,从中学习写作技巧。4、表演法。最大限度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用表演的形式增强对声音的认识,从而调动生活体验,获得审美享受。
  教具准备:多媒体
  教时:一课时
  教学步骤:
  一、课前激趣——考一考你
  猜一猜:听声音,猜事物。(播放幻灯片“狼叫声”、“鞭炮声”、“汽笛声”、“掌声”等)
  过渡:自然界、人世间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