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如何应对新课程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论文集粹 / 教育论文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28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04/11/27 18:09:00
  • 资源来源: 会员原创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69
  • 下载点数: 0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教 师 如 何 应 对 新 课 程
                    陈桂绥
新世纪之初,我国建国以来的第八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在党中央、国务院的直接领导下,正以令世人瞩目的迅猛之势在全国顺利推进。这次改革,步伐之大,速度之快,难度之大,都是前七次改革所不可比拟的。它将实现我国中小学课程从学科本位、知识本位向关注每一个学生发展的历史性转变。
而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能否成功,改革目标能否实现关键在教师。就教师而言,要适应新课程教学,就必须通过继续教育对新课程充分理解,诚心接受,热情投入,有效实施并根据新课程要求,不断提高自身综合素质。
首先,必须认真学习现代教育理论,树立新型的现代教育观念。
第一,要树立众生平等观。现代课程设计的指导思想是“以人为本”。所以,课改明确提出教师与学生之间必须是平等的对话关系。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发挥其优良的潜质。学生是很有个性的,他们有着自己的独特的思维方式和灵气。而世界上存在的任何有内涵和特色的东西,无不是个性的产物。因此,教师在处理学生个性中要时刻警示自己:尊重学生、尊重个性,鼓励他们在时代允许的最大范围内自由的发展,不能用垄断和独裁来造成学生的胆怯、怕事、不敢说话。教师是一个人,学生也是一个人,更是一个与教师一样有着完整个性和灵魂的人。在弘扬学生个性发展的课改中,学生是未来的人才,与教师是平等的,我们怎能剥夺他们的自由创造权呢?如果传统教学要学生倾耳细听教师的“讲”,那么今天,教师也要倾耳细听学生的“说”,让他们的个性与创造力得到尊重和发扬。
第二,要树立终生学习观。教师之所以为“教师”,其主要原因就是教师的阅历比较丰富,在专业知识上先走一步。但是在当前科技突飞猛进的今天,教师的知识储备并不一定多于学生。学生的接受能力强,在日常生活中有很多的机会接触新鲜事物,能够学到许多老师所不知道的东西。所以老师要不断地学习,甚至主动地向学生学习,在课改过程中走在前面,不断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实现知识与专业水平的提高。历史的巨轮是不断往前开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

本月下载

推荐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