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上册文言文结构内容梳理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苏教版 / 初中素材 / 初中其他素材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46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10/12/24 9:31:37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2 总计:29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3830字。  八年级上文言文结构内容梳理
  《晏子使楚》《人琴俱亡》《小石潭记》《记承天寺夜游》《治水必躬亲》
  《晏子使楚》
  一、文言知识
  1、通假字
  圣人非所与熙也(“熙”通“嬉”,开玩笑)
  缚者曷为者也(“曷”通“何”)
  2、古今异义
  寡人反取病焉(病:古义指辱;今义为疾病)
  王曰,何坐(坐:古义指犯罪,今义为坐下)
  3、一词多义
  使:晏子将使楚  (出使)       
  上使外将兵(派)
  闻:楚王闻之(听说)
  但闻屏障中抚尺一下(听见)
  谓:谓左右曰(对)
  太守谓谁(是)
  习:齐之习辞者也(熟练)
  学而时习之(复习)
  固:齐人固善盗乎(固:本来)
  汝心之固(顽固)
  4、文言句式
  何以也(倒装句。何以,即“以何”)
  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省略句)
  5、整体感知:
  《晏子使楚》这则古诗开头即点明事情的起因:晏子将使楚,楚王欲辱之,楚王的手下献计欲共同侮辱晏子。晏子到出国后,楚王及手下按计划上演一出诬齐人为盗的假戏,而机智、善变的晏子则用“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的事实,用类推的方法进行反驳,挫败楚王的阴谋。
  6、文章结构:
  晏子使楚:晏子将使楚(起因)
  楚王和手下预谋侮辱晏子(发展)
  晏子反驳楚王(高潮)
  楚王低头认输(结局)
  晏子:机智、善辩、勇敢的政治家、外交家
  7、写作技巧:
  展示了高超的语言艺术
  晏子既要反驳楚王的诬蔑,又不能激怒楚王,因此在反驳时,他“避席”以对,显示其庄严的态度。但在说话时,又非常注意把握分寸,寓刚于柔,把十分确定的、反击对方的语言,用模棱两可、揣度、疑问的形式表达出来,用“婴闻之”留有余地,用“得无”“邪”等一类虚词,使语气变得委婉,既维护了祖国得尊严,又不至于使对方过于难堪,以致损害两国关系。晏子在反驳过程中以子之矛,攻子之盾,义正词严而又不卑不亢地折服了楚王,显示了睿智的思维和高超的语言艺术。
  对人物形象的刻画十分成功
  晏子:机智勇敢、灵活善辩的政治家风度,不辱使命、有理有节的外交家风度跃然纸上。楚王:趾高气扬、自作聪明、傲慢自大的神态,“聪明反被聪明误”的窘态表现无余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

本月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