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乡问俗——语言和文化》教案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高中教案 / 选修教案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42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10/12/22 20:49:06
  • 资源来源: 会员改编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45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5100字。

  2008—2009学年度第一学期公开课教案
  选修《语言文字应用》
  第六课 语言的艺术
  《入乡问俗——语言和文化》教案
  时间:2008年6月17日     地点:高三理(6)         授课人:张素萍
  [三维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掌握语言的艺术
  二过程与方法
  引导学生正确理解语言与民族文化的关系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引导学生正确理解语言与民族文化的关系,激发学生对祖国语言的热爱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正确理解语言与民族文化的关系
  [教学难点]:
  语言背后的文化心理
  [教法学法]:
  点拨引导、自主讨论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件展示西方龙的图片)同学们知道这是什么动物吗?
  (西方的“龙”是一种怪兽。早在4000年前,西方神话故事中就出现了被称“Dragon”的怪兽,在大部分希腊神话中,龙都是扮演着屡屡被神和英雄击败或被愚弄的对象。大约在公元2世纪,欧洲龙的形象出现了比较大的变化,它有毒,能喷火,长着蝙蝠状的大翅,腆着大肚子,怪模怪样而且贪财、狡诈、残暴。常以人或动物为食,喜欢呆在储藏金银和宝藏的地方,在《圣经》故事中,魔鬼撒旦化成一条大红龙,尾巴扫过了1/3的天上星辰,它有七个头,每个头上都戴着王冠,贪婪地吞吃着新生的婴儿。于是,西方龙就从“守财奴”堕落成了最邪恶的魔鬼,被描述成罪恶、狡诈和残忍的代表。
  “龙”是中国人的一种图腾崇拜。中国人心中的龙常常是神,或者是神人的坐骑,中国龙与帝王有密切的关系,有真龙天子、龙旗龙袍、龙庭龙辇等等说法。跟“龙”相关的词语还有“龙凤呈祥、龙腾虎跃、生龙活虎”等。)
  不同民族的文化差异是显而易见的,鲜明地体现在各民族所使用的语言中,而且不仅体现在个别字词的含义不同上。(阅读对话)
  美国游客:Than very much for your kindness.
  中国导游:Not at all .It’s my duty to take good care of old people.
  美国游客从导游的回答中得到了两个不良信息:
  1、自己是老年人,西方人忌讳说别人“老”,“老”是没有活力的代称;
  2、以为导游只是在尽责,并不是真心想为他人服务。
  再比如西方人通常不问客人这两个问题:How old are you ?What are you doing? 因为他们认为所问的内容涉及个人隐私。
  总结:说话者的语言通过语言系统中可能存在的语法范畴和语义分类,决定了说话者的世界观。这种语言系统是说话者同他的本族文化一起继承下来的。可见,语言反映着民族心理,语言现象的背后,是文化。
  二、讨论:结合材料,谈谈这些材料中的语言现象传达了哪些文化信息?
  什么是文化?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