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复习诗歌鉴赏练习(宋诗)31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高中试卷 / 高考专项试卷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38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04/11/27 6:50:00
  • 资源来源: 会员原创
  • 下载情况: 本月:3 总计:136
  • 下载点数: 0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浙江湖州中学 顾家
诗歌鉴赏专项
   戏答元珍
             欧阳修
  春风疑不到天涯,二月山城未见花。
  残雪压枝犹有橘,冻雷惊笋欲抽芽。
  夜闻啼鸟生乡思,病入新年感物华。
  曾是洛阳花下客,野芳虽晚不须嗟。
[注释]:
  ①仁宗景祐元年(1036),欧阳修因“以书诋谏官高若讷(写信批评高在范仲淹受攻击一事上没能主持公义)”,被贬为峡州夷岭县令,于次年春作此诗。
②冻雷:初春的雷声。
③“曾是”句:唐宋时洛阳牡丹最盛,欧阳修做洛阳留守推官时著有《洛阳牡丹记》。
[提示]:
诗的首句“春风疑不到天涯”是拗诗格,句读为二五,语言清新而格律峻键,是他反对宋初西昆体浮靡诗风的实践,句意从唐人“春风不度玉门关”中化出,是诗人常见的慨叹,下句“二月山城未见花”由泛指转为具体描述,是所谓诗人怨刺,暗寓自己受到的不公正待遇。有论者以为“天涯”与“山城”同指,均是夷岭,可能太过拘泥,忽略了诗歌中虚实倚附的审美特性。全诗以“野芳虽晚不须嗟”收束,反映了作者在困境中不失乐观阔朗的政治家襟怀。
[练习]:
颔联抓住早春两景作细节描写。上句在“残雪压枝”的冷色画面上突出地勾描了暖色的“橘”果,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下句用什么修辞手法写活了地下竹笋正要破土而出的情态?
浙江湖州中学 顾家
诗歌鉴赏专项

居洛初夏作
司马光
四月清和雨乍晴,南山当户转分明。
         更无柳絮因风起,惟有葵花向日倾。
[提示]
这首诗在陈衍编录的《宋诗精华录》里题作《客中初夏》,认为是哲宗元祐 年间司马光入朝为相时作,但在宋遗民蔡正孙的《诗林广记》(中华书局点校本)中作《居洛初夏作》,从诗的内容来看后者较为可信。
司马光因反对“熙宁新法”避居洛阳,筑“独乐园”,编纂卷帙浩繁的《资治通鉴》。虽然有“三十余年西复东,劳生薄宦等飞蓬”(《始至洛中言怀》)的感叹,但更多的是难以释怀的“白发忧民虽种种,丹心许国尚桓桓”(《次韵谢杜祁公借观五老图》)的政治抱负,至元祐元年执政,尽废新法恢复旧制,可作写照。
司马光《续诗话》以为“古人为诗,贵于意在言外,使人思而得之”,在诗的功能上强调言以载道,在他的诗歌创作中,物景意象都具寄托比兴,因而带有鲜明的述志风格。
[练习]:
明末李香被迫征入南朝皇宫乐籍,作《南都留宫寄侯公子书》称“飞絮依人,妾所深耻”,以此向侯方域表露心迹,这和“更无柳絮因风起”句在表现手法上有什么共同特点?《东皋杂说》评此诗“其爱君忠义之志,概见于此”,你是否同意这种说法,试作分析。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