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霖铃》教学设计19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高中教案 / 高中第三册教案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31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10/12/17 21:20:32
  • 资源来源: 会员原创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88
  • 下载点数: 0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约2890字。

  《雨霖铃》教学设计
  222008308011154     李定国
  一、教学目标:
  了解柳永其人及其婉约词作风格特点;
  通过反复诵读,把握词的抒情基调,体味《雨霖铃》的思想感情和凄清意境;
  深刻体会《雨霖铃》的情景交融的艺术特色。
  引导学生初步掌握品赏词的基本步骤和方法,提高学生理解和鉴赏词的能力。
  在诵读品味的过程中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
  二、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感知作品内容,把握词的抒情基调。
  难点掌握情景交融、虚实相生的写作特点。
  三、教材分析:
  《雨霖铃》出自人教(2002)版高中教材第三册、第二单元,着重学习唐诗宋词。着眼于培养学生欣赏文学作品的能力和阅读浅易文学作品的能力。欣赏诗词,需要在反复朗读中运用想像和联想,把握已经,把握景与情。《雨霖铃》是柳永婉约词代表之一,以种种凄凉的秋天景象渲染离愁别绪,描绘了仕途失意后远离京都的离愁别绪。因而重点是把握词的抒情基调,体味《雨霖铃》的思想感情和凄清意境;从审美的层面来欣赏《雨霖铃》。
  四、教学方法:
  讲授法(基本的知识,比如:字词、什么是情景交融、虚实相生等)
  讨论探究(比如探究《雨霖铃》的特色)
  情景法(让学生通过具体的情景,体会思想感情和凄清意境)
  演绎(表演“执手相看泪眼”这一情景,画出“杨柳岸晓风残月”;秋雨黄昏送别图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处歇”)
  五、教学器材:
  多媒体;《雨霖铃》mp3,邓丽君演唱;《雨霖铃》原声朗读;PPt;
  六、教学步骤:
  (一) 导入
  播放邓丽君《雨霖铃》,吸引学生注意,引起学生兴趣。播放完后,引入柳永。
  (二)柳永简介(幻灯片展示)
  柳永,原名三变,字耆卿。仁宗景祐元年进士,官至屯田员外郎,世称柳屯田。他通晓乐律,是北宋第一个专力写词的作家,是以描写城市风貌见长的婉约派代表词人。
  柳永对北宋词的发展有重要的贡献和影响,对后来的说唱文学和戏曲也有很大影响。柳词在宋元时期流传最广,相传当时“凡有井水饮处,即能歌柳词”。
  柳永才情卓著,但一生仕途坎坷不济,更多的时后是跟歌妓们一起过着依红偎翠、浅酌低唱的生活。因而,他非常熟悉歌妓们的生活,深切同情她们的不幸遭遇。在他的作品中,很多是反映和她们在一起的悲欢离合。《雨霖铃》便是其中为世人所传诵的一首,被称为“宋金十大曲之一”。本词写的是他离开都城汴京时与一位红颜知己缠绵悱恻、哀婉动人的别离情景。
  (三)整体感知
  1.播放《雨霖铃》原声朗读,让学生在歌声中体会这首词,并谈谈观看后的一个整体感受。引导学生在音乐叹惋的余声里走进作者用文字所营造的意境,感受作者的情感。
  2.请学生朗读课文,让学生初步感受本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

本月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