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2004年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语文测试卷2
-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2003-2004学年下期七年级语文单元检测题
(四单元) 满分150分
一、语感与运用(35分)
(一)语言积累与运用
1、根据拼音写汉字或给加点字注音(4分)
jiǎo 健 yì 日 上林yuàn 璀ǐ càn
驯良( ) 炫耀( ) 孤僻( ) 濒危( )
2、结合语言环境解释词义不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玲珑的小面孔,衬上一条帽缨形的小尾巴,显得格外漂亮。(形容松鼠的小面孔好看,反应又灵。)
B、松鼠不像山鼠那样一到冬天就蛰伏不动。(松鼠冬眠,潜伏起来不吃不动)
C、可惜的是,雌虫一动不动,似乎对它的献媚无动于衷。(雌虫一点也不动心。衷,内心)
D、大熊猫喜欢嬉戏,憨态可掬,有时直立起来,状似舞蹈。(大熊猫天真而略显傻气的神态。)
3、根据情境限制,在下面句子空白处填入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3分)
去年4、5月份,SARS病毒突然袭来。为最终战胜病魔,我国医护人员和科研工作者在积极谋求国际台作的基础上.废寝忘食,日夜攻关,所取得的_________为世人瞩目。
A.成果 B.结果 C.后果 D.结果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是( )(3分)
A. 在建设三峡大坝的过程中,无论工人们遇到什么样的困难,他们却能披荆斩棘,一往无前。
B. 在列车长粗暴的干涉下,使爱迪生在火车上边卖报边做实验的愿望破灭了。
C. 中国残疾人艺术团在香港演出大型音乐舞蹈《我的梦》,受到观众的热烈欢迎。
D. 为了防止非典疫情不再反弹,市领导要求各单位进一步加强管理,制定严密的防范措施。
5、下面对课文的分析表述是否恰当,在你认为不恰当的地方,说说你的理解。(6分)
(1)布丰的《松鼠》一文用朴实、简明的语言说明了松鼠漂亮、驯良、乖巧的特征,表达了对松鼠的下之情。
(2) “在通常情况下,双双快乐地生活在松树枝头,它们是有可能一唱一和、夫妻对唱的。可惜的是,我既没有听到它们在树时亿 ,也没有听们在铁丝网里对唱。我无法作证。”(《松树金龟子》)句中的“是有可能”、“我无法作证”表现了作者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
(3)大熊猫之所以珍贵是因为数量稀少。课文中说“我国已建立了13个以保护大熊猫为主的自然保护区,采取了一系积极的保护措施……”这是因为大熊猫是我国的国宝,在国际交往中起着重要作用。
6、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答题。同学小王在报刊剪摘时,搜集到两则新闻:(3分)
①教育消费“蛋糕”有多大,从厦门看教育发展的潜力。(《经济日报》1999年12月)
②民办高校争吃“教育蛋糕”。(《人民日报》海外版2001年1月)
在展评活动中,对句中“蛋糕”的理解,大家都觉得很困难。语文老师叫大家找个合适的词语来替换。小王认为这里的“蛋糕”就是指“市场”,大家讨论后认为:“蛋糕”还指“经济利益”。这样,“春运蛋糕”、“网络蛋糕”、“家政蛋糕”就不难理解了。同学小明又找到两例:
①海尔认为,要想在手机市场上取得突破,必须做一块蛋糕独享。(摘自人民网)
②在竞争激烈的移动通讯市场,作为新产品半路杀出的133网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异军突起,生生切下一大块蛋糕,的确让行业内外刮目相看。(摘自人民网)
那么,这里的“做蛋糕”和“切蛋糕”该如何理解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