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慈利一中10-11学年高二第三次月考语文试卷
- 资源简介:
共23题,约7440字。
慈利一中高二第三次月考试卷
语 文
满分:150分,时间:120分钟
一、选择题(36分,每小题3分)
1、下面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汉皇重色(zhòng) 回眸一笑(móu) 千乘万骑(shéng)
B、虚无缥缈(miǎo) 含情凝睇(dì) 三顾频烦(gū)
C、翔鸟号林(hào) 汀上白沙(tīng) 澹澹生烟(dàn)
D.桎梏(gù) 佝偻(lóu) 修葺(qì)
2、下面加点词语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A、我欲因之梦吴越:凭借 失向来之烟霞:刚才
B、月照花林皆似霰:雪珠 烟涛微茫信难求:确实,实在
C、出师未捷:捷径 铁马冰河:披着铁甲的战马。
D、海上明月共潮生:海上的一轮明月。 势拔五岳:山势与五岳同高 。
3、下列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今天省督导评估团来到我们学校视察工作,336班全体学生严阵以待。
B、这几个学生面对清华大学的招生面试,应对自如,表现出了良好的精神素质和深厚的学养,真是人见人爱呀!
C、他愤愤的大谈社会如何腐败,暗地里却收受贿赂,这种做法和叶公好龙没什么两样。
D、我与他们两个人的观点看法南辕北辙,说不到一起去的,你别费唇舌了。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以“城市,让生活更美好”为主题的上海世博会,让肤色不同、语言不同的人们在这样一个巨大的平台上共同寻找答案。
B、“低碳生活”这一理念,经过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建设的成功和失败的实践,无可争辩地证实了这一理念的正确。
C、刘老先生热心支持家乡的教育、慈善等公益事业。他这次返乡,主动提出要与部分福利院参加高考的孤儿合影留念。
D、成千上万的亚运志愿者都在忙碌着,他们在共同努力,完成举办一次令亚洲乃至世界都瞩目的文明亚运的理想。
5、下列有关诗词知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古体诗,是与近体诗相对而言的一种诗体,它不受近体诗的格律的束缚,形势比较自由,有三言、四言、五言、七言等。“歌”“行”“引”“吟”等都属于古体诗。
B、近体诗是指盛行于唐代的有固定而严格格式的格律诗,包括律诗和绝句等,讲究平仄、押韵和对仗。
C、词是一种配合音乐可以歌唱的抒情诗体。词的句式长短不一,但字数固定,讲究格律。
D、词牌就是填词用的曲牌名。它的性质相当于歌谱。《燕歌行》、《水调歌头》都是词牌名。
二、阅读下列文章,再回答问题。(每小题3分)
①科举是中国的第五大发明,它塑造了中国文明的一个重要特征——政教一体化,其中文化与政治相互依存、不可分割,而政治,最终也是一种文化秩序。万历年间,利玛窦到中国,一个意外的发现是,中国的科举制度实现了柏拉图的“理想国”:中国的“知识阶级即‘哲人’对帝国的统治者有着广泛的影响”,“标志着与西方一大差别而值得注意的重大事实”是,“他们全国都是由知识阶层,即一般叫做哲学家的人来治理的。”
②科举制度并没有实现“理想国”,但促成了封建社会时期世界上最合理的政教制度。科举千年,以人文化天下,朝廷立国,文人立命,社会长治久安,个人功名利禄,尽系于此。从某种意义上说,科举是帝制中国社会结构的中枢。就社会政治而言,面向整个社会的科举,为皇权统治下的官僚体系提供了人才,保证了官僚体系的运转,巩固了封建皇权;同时,科举又是一个制度化的流动性晋升渠道,社会基层的优秀分子由此可以进入统治阶层,参与管理国家。科举真正沟通了官民阶层。数世白身者,一登龙虎榜,就可能出将入相。而官宦子弟,不解经书,无缘科场,则可能沦为平民。
③科举不仅是中国封建社会结构的核心,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儒家思想是中国传统社会文化的主体,它包含着思想与制度两个层面的意义。思想层面上,儒家经学化,使儒学从一种普通学说变成圣典。制度层面上,儒学作为科举考试内容,最直接有力地保证了儒家意识形态的霸权地位。科举制使儒家思想彻底制度化,制度化保证了权力化,它使帝制国家、士绅社会与儒家文化,围绕科场中心流动,从而创造了一种世界上独一无二的科举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