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的誓言》课堂实录2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初中教案 / 七年级下册教案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87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10/12/16 13:11:33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505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传统下载

- 资源简介:
约6780字。
《土地的誓言》课堂实录
该课获2008年江苏南京市初中语文青年教师好课赛一等奖
刘宏业/执教、整理
一、深情导入,营造氛围
(课前播放《松花江上》,大屏幕上展示东北原野富有地域特色的景物,以东北富有个性的景物吸引学生,唤起学生对祖国锦绣河山的热爱。音乐结束后,师导入。)
师:诗人艾青曾这样深情地吟唱:“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可以说,对故乡土地的热爱,是人们最朴素最真挚的情感之一。当日寇的铁蹄践踏祖国的东北大地,无数东北同胞流亡关内,有家却不能回的时候,作家端木蕻良满怀悲愤和思念之情写下了激情飞扬的文章,这就是《土地的誓言》。
二、听读课文,述说感受
师:先听老师朗读课文,听读时请勾画出生字词,注意老师朗读时的语气、语速和重音,然后用一句话说说听后的感受。
(师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生认真听读课文,不时圈点勾画。)
师:听了老师的朗读后,相信同学们对文章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请说说你的感受。
生1:很震撼,有热血沸腾的感觉。
生2:语言很有气势,不可阻当。
生3:感觉作者的心在不停地跳动,好像是一口气写完的。
生4:我能感觉到文章写得很好,但有些句子我却不能理解它的含义。
师:好的,你很坦诚,请标出不理解的语句,希望在下面的学习中你能找到满意的答案。
三、朗读课文,感知内容
师:下面请同学们速读课文,从文中找出描写故乡景物的句子,并思考:令作者魂牵梦萦的故乡到底是怎样的一方土地呢?建议同学们用“这是一方 的土地,表现在 ”的句式,把握作者故乡的特征。
(生自由朗读课文,很快找出文章中共有两处描写故乡土地的文字。)
师:同学们找得很准确,下面请男生读第1节中的“我想起那参天碧绿的白桦林……原野上怪诞的狂风”,女生读第2节中的“在故乡的土地上……多么美丽,多么丰饶”,思考刚才的问题,然后交流。
(生边读边在书上加注。师巡视。)
生1:这是一方美丽的土地,表现在“碧绿的白桦林”、“红布似的高梁”、“金黄的豆粒”,描绘出作者绚丽多姿的故乡,令人喜爱。
生2:这种美丽还表现在“河流浅浅地流过,柳条像一阵烟雨似的窜出来,空气里都有一种欢喜的声音。原野到处有一种鸣叫,天空清亮透明,劳动的声音从这头响到那头”。
师:补充得好!
生3:这是一方富饶的土地,表现在那“黑色的土地”、那“带着松香气味的煤块”、那“带着赤色的足金”,可见作者的故乡土地肥沃,资源丰富。
师:这种富饶还表现在“粮车拉粮回来,麻雀吃厌了,这里那里到处飞”。还有其他特征吗?
生4:这是一方广袤的土地,表现在“我想起幽远的车铃,晴天里马儿戴着串铃在溜直的大道上跑着”。
生5:这还是一方奇怪的土地,表现在“狐仙姑深夜的谰语,原野上怪诞的狂风”,作者的故乡真是太奇怪了!(众生笑。)
师:是啊,这是身处江南水乡的你们无法想象的!
生6:老师,我想纠正一下刚才同学的说法,我认为“奇怪”用得不恰当,应该用“神奇”,因为作者写“狐仙姑的谰语”和“原野上的狂风”主要还是为了突出故乡的神奇特点,表现故乡的土地充满神秘感。(众生鼓掌。)
师:说得很好,继续。
传统下载
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