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各地2011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试题分类汇编:文言文阅读(3套题)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高中试卷 / 高考专项试卷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549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10/12/16 10:29:05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78
  • 下载点数: 4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全国各地2011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试题分类汇编:历史、散文类.doc
  全国各地2011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试题分类汇编:实用、论述类.doc
  全国各地2011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试题分类汇编:文言小说类.doc

全国各地2011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试题分类汇编:历史、散文类
  十二、文言文阅读—历史、散文类
  期中部分
  河北冀州中学2011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相州昼锦堂记
  欧阳修
  仕宦而至将相,富贵而归故乡,此人情之所荣,而今昔之所同也。盖士方穷时,困厄闾里,庸人孺子皆得易而侮之,若季子不礼于其嫂,买臣见弃于其妻。一旦高车驷马,旗旄导前,而骑卒拥后,夹道之人,相与骈肩累迹,瞻望咨嗟,而所谓庸夫愚妇者,奔走骇汗,羞愧俯伏,以自悔罪于车尘马足之间。此一介之士,得志于当时,而意气之盛,昔人比之衣锦之荣者也。
  惟大丞相魏国公则不然。公,相人也。世有令德,为时名卿。自公少时,已擢高科、登显仕。海内之士,闻下风而望馀光者,盖亦有年矣。所谓将相而富贵,皆公所宜素有,非如穷厄之人侥幸得志于一时,出于庸愚妇之不意,以惊骇而夸耀之也。然则高牙大纛不足为公荣,桓圭衮裳,不足为公贵;惟德被生民,而功施社稷,勒之金石,播之声诗,以耀后世,而垂无穷。此公之志,而士亦以此望于公也。岂止夸一时而荣一乡哉!
  公在至和中,尝以武康之节来治于相,乃作昼锦之堂于后圃。既又刻诗于石,以遗相人。其言以快恩仇、矜名誉为可薄,盖不以昔人所夸者为荣,而以为戒。于此见公之视富贵为何如,而其志岂易量哉!故能出入将相,勤劳王家,而夷险一节。至于临大事、决大议,垂绅正笏,不动声色,而措天下于泰山之安,可谓社稷之臣矣!其丰功盛烈,所以铭彝鼎而被弦歌者,乃邦家之光,非闾里之荣也。
  余虽不获登公之堂,幸尝窃诵公之诗,乐公之志有成,而喜为天下道也。于是乎书。尚书吏部侍郎、参知政事欧阳修记。
  [注] 大纛:古代军队或仪仗队的大旗。 桓圭:古代公爵所拿的礼器,用于朝聘、祭祀、丧葬等场合。 衮裳:古代皇上和三公所穿的礼服。
  8.对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词的解释, 错误的一项是 (    ) 
  A.庸人孺子皆得易而侮之             易,容易
  B.既又刻诗于石,以遗相人           遗,留给
  C.其言以快恩仇、矜名誉为可薄       矜,夸耀
  D.而措天下于泰山之安               措,处置
  9.下列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反映韩琦(即文中大丞相魏国公)有美德和治国之才的一组是 (    )
  ①一旦高车驷马,旗旄导前,而骑卒拥后       ②惟德被生民,而功施社稷     
  ③既又刻诗于石,以遗相人                         ④其言以快恩仇、矜名誉为可薄
  ⑤而措天下于泰山之安                               ⑥乐公之志有成,而喜为天下道也
  A.①④⑥             B.②④⑤ 
  C.①③⑤              D.②③⑥
  10.对原文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下列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这是一篇赞颂当时大丞相魏国公韩琦的文章,作者对韩琦推崇备至,文中充满了溢美之辞。
  B.作者先说衣锦还乡是今昔相同的“人情之所荣”,接着用“惟大丞相魏国公则不然”一句话将上文撇开,着力歌颂韩琦的“德被生民,而功施社稷”的“丰功盛烈”。
  C.韩琦年轻时就登上相位,在读书人中有声望,虽然升居高位却不以此自我夸耀。
  D.文章最后赞美韩琦“不以昔人所夸者为荣,而以为戒”,指出他的荣耀“乃邦家之光”。
  11.把第Ⅰ卷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庸人孺子,皆得易而侮之。(3分)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惟德被生民,而功施社稷,以耀后世而垂无穷。(3分)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于此见公之视富贵为何如,而其志岂易量哉?(4分)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8.A
  9.B
  10.C
  11(1)那些平庸之辈甚至小孩子,都能够轻视和欺侮他。(3分)(2)只是(追求)恩德遍及百姓,并且功勋延及国家,来光耀后世而流传无穷无尽。(3分)(3)从中可见魏国公是怎样看待富贵的,而他的志向难道是能轻易地衡量吗?(4分)
  参考译文:
  做官做到将相,富贵之后返回故乡,这从人情上说是光荣的,从古到今都是如此啊。大概士人在仕途不通的时候,困居乡里,那些平庸之辈甚至小孩,都能够轻视欺侮他。就像苏季子不被他的嫂嫂礼遇,朱买臣被他的妻子嫌弃一样。可是一旦坐上四匹马拉的高大车子,旗帜在前面导引,而骑兵在后面簇拥,街道两旁的人们,一齐并肩接踵,一边瞻望一边称羡,而那些庸夫愚妇,恐惧奔跑,汗水淋漓,羞
  江西赣州十一县(市)2011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联考语文试题
  棋 鬼
  蒲松龄
  扬州督同将军梁公,解组乡居,日携棋酒,游林丘间。会九日登高,与客弈,忽有一人来,逡巡局侧,耽玩不去。视之,目面寒俭,悬鹑结焉,然意态温雅,有文士风。公礼之,乃坐。亦殊撝谦。公指棋谓曰:“先生当必善此,何勿与客对垒?”其人逊谢移时,始即局。局终而负,神情懊热,若不自已。又着又负,益愤惭。酌之以酒,亦不饮,惟曳客弈。自晨至于日昃,不遑溲溺。
  方以一子争路,两互喋聒,忽书生离席悚立,神色惨沮。少间,屈膝向公座,败颡乞救。公骇疑,起扶之曰:“戏耳,何至是?”书生曰:“乞付嘱圉人,勿缚小生颈。”公又异之,问:“圉人谁?”曰:“马成。”先是,公圉役马成者,走无常,十数日一入幽冥,摄牒作勾役。公以书生言异,遂使人往视成,则僵卧已二日矣。公乃叱成不得无礼,瞥然间,书生即地而灭,公叹咤良久,乃悟其鬼。
  越日,马成寤,公召诘之。成曰:“书生湖襄人,癖嗜弈,产荡尽。父忧之,闭置斋中。辄逾垣出,窃引空处,与弈者狎。父闻诟詈,终不可制止,父愤悒赍恨而死。阎摩王以书生不德,促其年寿,罚入饿鬼狱,于今七年矣。会东岳凤楼成,下牒诸府,征文人作碑记。王出之狱中,使应召自赎。不意中道迁延,大愆限期。岳帝使直曹问罪于王,王怒,使小人辈罗搜之。前承主人命,故未敢以缧绁系之。”公问:“今日作何状?”曰:“仍付狱吏,永无生期矣。”公叹曰:“癖之误人也,如是夫!”
  异史氏曰:“见弈遂忘其死;及其死也,见弈又忘其生。非其所欲有甚于生者哉?然癖嗜如此,尚未获一高着,徒令九泉下,有长死不生之弈鬼也。可哀也哉!”
  (《聊斋志异》)
  9.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会九日登高,与客弈             会:相约
  B.神情懊热,若不自已             已:停止
  C.父愤悒赍恨而死                 赍:怀着
  D.故未敢以缧绁系之               系:捆绑
  10.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不相同的一组是  (    )
  公礼之,乃坐                      及其死也,见弈又忘其生
  A.                                B.
  癖之误人也,如是夫                非其所欲有甚于生者哉
  酌之以酒,亦不饮                  自晨至于日昃
  C.                                D.
  故未敢以缧绁系之                  于今七年矣
  11.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能够表现“癖之误人”的一组是  (    )
  ①日携棋酒,游林丘间               ②自晨至于日昃,不遑溲溺
  ③父愤悒赍恨而死                   ④促其年寿,罚入饿鬼狱
  ⑤不意中道迁延,大愆限期           ⑥徒令九泉下,有长死不生之弈鬼也
  A.①③⑤       B.②⑤⑥       C.①②④       D.③④⑥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书生爱棋成癖,家产荡尽,父亲气死,他也不知悔改,最后被阎王减了寿数,罚进饿鬼狱。
  B.书生虽然酷爱下棋,但棋艺不精,与扬州督同将军梁公的客人下棋时,屡战屡败,最后只好跪地求饶。
  C.梁公对书生以礼相待,起初以为他只是个爱好下棋的穷书生,直到他“即地而灭”后,梁公才渐渐明白他原来是鬼。
  D.书生在阴间时本来有个赎罪转生的机会,可他沉迷弈棋,误了给东岳泰山凤楼写碑记的期限,最后落得个永世不得超生的下场。
  13.把第Ⅰ卷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①阎摩王以书生不德,促其年寿,罚入饿鬼狱,于今七年矣。
  译文:
  ②不意中道迁延,大愆限期。
  译文:
  ③见弈遂忘其死;及其死也,见弈又忘其生。非其所欲有甚于生者哉?
  译文:
  参考答案:
  9.A(会,适逢)
  10.A(A前者代词,他;后者助词,取消句子独立性。B均为人称代词,他。C均为介词,用,拿。D均为介词,到)
  11.D(③害死父亲,④缩减寿数,⑥永不超生)
  12.B(书生跪在梁公面前是乞求梁公叫勾魂使马夫不要用绳索捆他的脖子,而非因为输棋“跪地求饶”)
  13.⑴①阎王因为书生品行不端,减了他的寿数,罚他进饿鬼狱。(得分点:“以”、“不德”、“促”各1分,大意1分)(4分)
  ②不料他在路上拖延,大大地误了期限。(得分点:“意”、“愆”各1分)(2分)
  ③看见下棋就忘记自己已经死了;等他死了以后,看见下棋又忘记了自己还有机会转生阳世。这不是说他所嗜好的比生命还重要吗?(得分点:“遂”、“及”“甚于”、句式各1分)(4分)
  参考译文:
  扬州督同将军梁公,罢任后在乡间闲居,每日带着围棋和美酒,在郊野游玩。适逢九月九日登高,与朋友对奕。忽然有个人走了过来,在棋局边徘徊,观看两人下棋,不忍离去。只见他样子贫寒俭朴,穿着一身缝满补丁的旧衣裳。然而气度温文尔雅,有文士之风。梁公对他表示敬意,他才坐下,也很谦逊。梁公指着棋盘对他说:“先生一定精于此道,何不跟客人对一局呢?”他推辞了半天,才开始对局。一局下完他输了,神情懊丧,象是仍然不愿停手。又下了一局,又输了,越发羞惭懊恼。请他喝酒,他也不喝,只是拉住客人下棋。从清晨直到太阳偏西,连小便也没有时间。
  正在因为一着棋谁该先下谁该后下争竞不休的时候,忽然这位书生离开座位,惊恐地站了起来,神色十分凄惨沮丧。不一会儿,在梁
  全国各地2011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试题分类汇编
  十二、文言文阅读—实用、论述类
  甘肃兰州一中2011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古砚说 
  [明]许獬
  余家有古砚,往年得之友人所遗者,受而置之,当一砚之用,不知其为古也。已而有识者日:“此五代、宋时物也,古矣,宜谨宝藏之,勿令损毁。”予闻诸言,亦从而宝之,不暇辨其为真五代、宋与否。
  虽然,斯物而真五代,宋也,当时人亦仅以当一砚之用耳,岂知其必不毁、必至于今而为古耶?盖至于今,而后知其为五代、宋也,不知其在五代、宋时,所宝为周、秦、汉、魏以上物者,狈此又奚如乎?而又不知其以周、秦、汉、魏以上物,示周、秦、汉、魏以上人,其人自视又奚如? 
  人见世之熙熙者,沉酣于纷华绮丽之乐,奔走于权贵要津之门,褰裳濡足,被修辱。而不知羞。于是有一人焉,出而矫之,卓然以道自重,以淡泊自守,以古先琴书图画、器物玩好自娱,命之曰好古。故凡名能好古者,必非庸俗人也。以其非庸俗人之所好,则庸俗人亦从而效之。于是士之射利求进者;必穷极其所无,以谄事权贵要津;权贵要津亦时出其所有以夸士。而士之慕为古而不知务者,亦每与世竞逐,必尽效其所有而后快。
  噫嘻!是非真能好古也,特与庸俗人同好而已。夫既与庸俗人问好矣,而犹哓哓。然窃好古之名,以求自异于庸俗,不知其名则是,而其意则非。   
  吾之所谓好古者,学其道,为其文,思其人而不得见,徘徊上下,庶几得其手泽③之所存而以玩焉,则恍然如见其人也,是以好之而不厌。故夫古之为好者,非以其物,以其
  人也。   
  予观令世之所好,大率类是。不能尽述,述其近似者,作古砚说。
  【注】①僇(lù)辱:羞辱,侮辱。②哓(xiāo)哓:吵嚷。③手泽:先人或前辈的遗墨、遗物。
  10.下列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往年得之友人所遗者 遗:给,赠
  B.宜谨宝藏之  宝:像宝贝一样
  C.于是士之射利求进者 射:追逐
  D.人见世之熙熙者  熙熙:忙忙碌碌
  1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
  A.当一砚之用,不知其为古也     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
  B.褰裳濡足,被俘辱而不知羞     溪虽莫利于世,而善鉴万类
  C.则庸俗人亦从而效之     欲奉诏奔驰,则刘病日笃
  D.不能尽述,述其近似者     今者出,未辞也,为之奈何 
  12.下列对文中意思理解有误的二项是   (    )
  A.作者当得知家里的这方砚是古砚之后,并没有及时去验证它的真伪。
  B.在作者看来,砚在当时人手中使用时仅仅是一种工具,并没有特殊意义。
  C.文中认为“好古”在兴起之初是一些人逃避世事。寄情书画的产物。
  D.文中认为“好古”发展到后来,渐渐变成了一些人表现高雅的方式。
  三、(21分)   
  13.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故凡名能好古者,必非庸俗人也。(3分)
  (2)思其人而不得见,徘徊上下,庶几得其手泽之所存而以玩焉,则恍然如见其人也,是以好之而不厌。(5分)
  参考答案:
  10.D(D项应为来来往往追求名利)   
  11.B(正确选项是B项,两个“而”都是转折连词,“但是、可是”的意思。A项两个。“其”
  虽都是代词,但意义不一样,第一个是“它”,指古砚;第二个是“其中”的意思。C项两个“则”都是连词,第一个表承接,“那么”;第二个表转折,“可是”。D项两个“者”都是结构助词,第一个为“的”,第二个凑足音节,无实意。)
  12.C(C项“好古”在兴起之初应当是“以道臼重,以淡泊自守,不与坏风气同流合污的产物。)
  13.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所以火凡自称爱好古物的人,一定不是平庸世俗的人。(3分)
  (2)思慕古人却不能见到,就徘徊流连,期望得剑他的遗物中存留下来的东西来玩赏,    就像见到他本人一样,因此喜欢它而没有满足的时候。(5分)
  河北乐亭一中2011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癸未去金陵日与阮光禄书
  〔清〕侯方域
  执事①,仆之父行也。神宗之末,与大人同朝,相得甚欢。其后乃有欲终事执事而不能者,执事当自追忆其故,不必仆言之也。大人削官归,仆时方少,每侍,未尝不念执事之才而嗟惜者弥日。及仆稍长,知读书,求友金陵,将戒途②,而大人送之曰:“金陵有御史成公勇者,虽于我为后进,我常心重之。汝至,当以为师。又有老友方公孔炤,汝当持刺③拜于床下。”语不及执事。及至金陵,仅见方公。执事与方公,同为父行,理当谒,然而不敢者,执事当自追忆其故,不必仆言之也。
  忽一日,有王将军过仆甚恭。每一至,必邀仆为诗歌,既得之,必喜,而为仆贳④酒奏伎,招游舫,携山屐,殷殷积日不倦。仆初不解,既而疑以问将军。将军乃屏人以告仆曰:“是皆阮光禄所愿纳交于君者也,光禄方为诸君所诟。诸君者,陈君定生、吴君次尾。此二子,皆为君之友。愿君道之以光禄之意,庶稍湔⑤乎。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