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马篇》赏析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北京版 / 高中素材 / 高一文字素材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54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10/12/14 21:54:01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47
  • 下载点数: 0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约5000字。

  《白马篇》赏析
  原文:
  白马篇
  ■曹植
  白马饰金羁,连翩西北驰。借问谁家子?幽并游侠儿。
  少小去乡邑,扬声沙漠垂。宿昔秉良弓,楛矢何参差。
  控弦破左的,右发摧月支。仰手接飞猱,俯身散马蹄。
  狡捷过猴猿,勇剽若豹螭。边城多警急,虏骑数迁移。
  羽檄从北来,厉马登高堤。长驱蹈匈奴,左顾凌鲜卑。
  弃身锋刃端,性命安可怀!父母且不顾,何言子与妻!
  名编壮士籍,不得中顾私。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
  译文:
  给白马戴上金属的马络头,结伴一起向西北方向飞驰。
  请问这是哪户人家的少年,难道是幽州和并州的游侠?
  在年少的时候便远离家乡,希望扬名立万于沙漠边陲。
  一直以来时刻准备好弓箭,用楛木做杆的箭屡屡出手。
  拉开弓弦射破左边的靶子,向右开弓则再次穿破箭靶。
  扬手便能射中飞驰的猴子,俯身就能射碎远方的箭靶。
  动作比树上的猿类还敏捷,比林里的豹螭更彪悍勇猛。
  西北的边防战线屡屡告急,外族部落曾多次骚扰我们。
  征召檄文迅速从北方传到,年青人策马登上防御工事;
  带兵长驱直入能击败匈奴,向东进攻则能够击溃鲜卑。
  既然已经投身流血的事业,又怎能去看重生命的安危?
  对父母倘不能瞻顾、尽心,又怎么能提及妻子和儿女?
  名字被记录在壮士名册中,无暇顾及私人的恩怨小事!
  血洒疆场,为国英勇献身,我们视死如归!永不退缩。
  【前言】:曹植生于汉献帝初平三年(192),正好这年曹操击败黄巾,收编为青州兵。所以,曹植年轻时所经历的已是汉末大乱的后期。他自称“生乎乱,长乎军”,少年时期,随其父曹操南征北战,也有过一些军旅生活。曹植八、九岁以后,曹操降吕布,战官渡,败袁绍,征乌桓,下荆州,破汉中等等,虽一直征战不息,但无论是当时中原的时代空气,还是曹植的家庭生活,都在逐步走向统一的胜利旗帜下,洋溢着昂扬奋发的精神,充满着信心和慷慨激昂的气息。可以说,从汉末分裂割据以来,为国家的统一和社会的安定而献身,一直是时代的最强音。《白马篇》就是这样一曲时代的慷慨之歌。
  【摘要】: 《白马篇》是曹植前期的重要代表作品之一,它以抒述功名信念和报国壮志为主,歌颂了一位武艺高强的爱国英雄。全诗弥漫着浓厚的青春气息,积极光向上,凝聚和闪耀着时代的光辉。从诗的内容上看,这首诗描写和歌颂了一位武艺高强又富有爱国精神的青年英雄应征入伍,远赴边疆,驱除外族入侵者,保家卫国。《白马篇》中具有高超武艺、勇于牺牲的“幽并游侠儿”的英雄形象正是诗人自己所向往的,更是诗人内心的愿望写照。诗中主人公忧国忘家,英勇善战,视死如归的精神,正是曹植本人政治思想的体现。诗中游侠少年不仅仅是作者理想的化身,同时也表达出广大人民的愿望,从而使其带有更普遍的意义和理想化的品格。主人公那种忠勇忘私,为国捐躯的奉献精神,尤其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