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届高考语文专题小说阅读教案及学案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通用 / 高中教案 / 高考复习教案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205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10/12/12 9:18:08
  • 资源来源: 会员原创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446
  • 下载点数: 3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45880字。

  2011高考语文专题小说阅读一
  山东第一中学  刘飞  邮箱:liu1397086@163.
  【考纲解读】
  考纲内容 考纲阐释 考点分布
  1.分析综合C
  (1)分析作品结构,概括作品主题 
  (2)分析作品体裁的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
  2.鉴赏评价D
  (1)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品味精彩语句的表现力
  (2)欣赏作品的形象,赏析作品的内涵,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
  (3)对作品表现出的价值判断和审美取向作出评价
  3.探究F
  (1)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发掘作品的丰富意蕴 
  (2)探讨作品蕴含的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
  (3)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
  分析文章的结构就是弄清文章的段落层次、开头结尾、过渡照应等问题,把握行文思路。概括作品主题考查的是对具体内容的概括能力。
  小说的三要素,散文的形散神聚,戏剧的矛盾冲突,诗歌的凝练、抒情性、形象性,文体特征是阅读解题必须思考的因素。
  《考纲》所说的表现手法是指还包括修辞手法、表达方式在内的艺术手法,主要考查其表达效果。
  “重要语句”通常指:①结构比较复杂,对理解文章有影响的语句;②即人们常说的“文眼”、中心句、总结句、过渡句等;③内涵较为丰富的语句。品味精彩语句的表现力,就是分析这一类语句的修辞作用。
  欣赏形象通常指通过什么手法刻画了什么形象,通过什么形象抒发了什么情感。作品的内涵,通常是指作品中表现出来的观点、思想感情倾向。
  文学经典往往是时代精神的折射,民族精神的体现,甚至通向全人类的普遍文化心理。文学形象具有包孕性,这就使得文学作品呈现出多层次的丰富意蕴,读者视角在历史、哲学和审美三个层面的转换,往往可以发现新意蕴。个性化阅读就是要求考生充分调动自己的生活经验和知识积累,探究文学作品的丰富意蕴。 
  【考题精讲】
  一、(10年江苏卷)小说1150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11~14题。
  溜   索
  阿 城
  一个钟头之前就感闻到这隐隐闷雷,初不在意。雷总不停,才渐渐生疑,懒懒问了一句。首领也只懒懒说是怒江,要过溜索了。不由捏紧了心,准备一睹气贯滇西的怒江,却不料转出山口,依然是闷闷的雷。见前边牛死也不肯再走,心下大惑,就下马向前。行到岸边,抽一口气,腿子抖起来,如牛一般,不敢再往前动半步。
  万丈绝壁垂直而下,驮队原来就在这壁顶上。怒江自西北天际亮亮而来,深远似涓涓细流,隐隐喧声腾上来,一派森气。俯望怒江,蓦地心中一颤,再不敢向下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