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海丰县2010-2011学年初中语文九年级上册单元质量监测试卷(一)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初中试卷 / 九年级上册试卷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59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10/12/5 14:45:38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16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传统下载

- 资源简介:
共18题,约4040字。
海丰县初中语文九年级上册单元质量(2010,秋)
监测试卷(一)
学校 班别 姓名 座号 评分
一、 基础(42分)
1、 给下列词语的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出汉字。(3分)
稍逊( ) 留滞( ) 风骚( ) 禁锢( ) 静mì( ) chàn( )抖
2、下列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3分)
A.《沁园春 雪》通过对北国雪景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以及对历代封建统治者的批判和对他们缺少文采的惋惜这一主题思想。
B.《雨说》用“为生活在中国大地上的儿童而歌”为副标题,表明这是诗人为生活在中国大地上儿童唱出的一曲爱之歌。
C.《星星变奏曲》表达了经历过心灵劫难的人,对精神自由和安宁生活的执著追求。
D.《蝈蝈与蛐蛐》是英国浪漫主义诗人济慈的诗,诗人捕捉了两种极为平常的昆虫的叫声,发出“大地的诗歌从来不会死亡”的感叹。
3、九年级上册古诗文背诵默写系列一:(10分)
(1)《沁园春•雪》中写景与议论之间过渡的句子:__________ _____ , 。(2分)
(2)《雨说》中表明“雨”的来意的诗句:_________ 。(1分)
(3) , ,沙场秋点兵。(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2分)
(4)欣逢母校百年校庆,一位海外归来的老学者回顾了母校的百年沧桑之后,又对满堂青年学子深情地说道:“_______________ , 。”(用毛泽东《沁园春 雪》中的名句填写)(1分)
(5)把范仲淹《渔家傲•秋思》默写完整。(4分)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 。 ,人不寐, 。
4、九年级上册语言综合运用训练一。(13分)
带着信念出发,前途才会风光无限。草带着信念破土出发,所以才有葱郁无垠的沃野和生机勃勃的景致。鹰带着信念展翅翱翔,所以才有jiǎo jiàn( )动人的英姿和搏击长空的伟岸。船带着信念劈波斩浪,所以才有不畏险阻的身影和驶向远方的壮美。 ,
。
带着信念出发,才能坦然面对人生的变数。A信念如同一把宝剑,能斩除人的豪气;信念如同一盏明灯,能照亮人的心灵。信念使我们相信,没有雄鹰飞不过的高山,没有鲤鱼跳不过的龙门,生活中不会是永远的曲线,上帝为我们关闭一扇门,定会为我们打开一扇窗。
带着信念出发,B才不会使我们迷失方向,才不会用顾虑与烦恼shù fù( )自己,羁绊前进的脚步。人生因信念而辉煌!
(1)、根据拼音写出文段括号处应填入的汉字。(4分)
jiǎo jiàn( ) shù fù( )
(2)、修改句子。(4分)
①A句有语病,请写出修改意见:
②为了使B句与上下文衔接更连贯,请写出B句的修改意见:
(3)、请仿照前面分句,在第一段横线上补写一句合适的话。(5分)
, 。
5、九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综合实践活动。(13分)
学习完本单元的几首诗歌,你班将举行一次“中华诗歌朗诵”交流展示活动。请你完成下列工作:
活动一:假如你是本次活动的主持人,请你设计一段开场白。(不超过80字,5分)
活动二:请你在教室黑板上书写一条本次活动的主题标语,必须用两个相对整齐的句子,富有鼓动性。(4分)
活动三:你班李铭同学很有朗诵天赋,但她性格过于内向,不好意思当众朗诵,请你用简短的语言劝说她参加这次活动。(30—50字,4分)
二、阅读(48分)
(一)沁园春•雪(20分)
毛泽东
北国风光 江山如此多娇,
千里冰封, 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万里雪飘。 惜秦皇汉武,
望长城内外, ;
惟余莽莽; ,
大河上下, 稍逊风骚。
顿失滔滔。 一代天骄,
山舞银蛇, 成吉思汗,
原驰蜡象, 。
欲与天公试比高。 俱往矣,
须晴日, 数风流人物,
看红装素裹, 还看今朝。
分外妖娆。
6、按原文在选文空格中填上恰当的语句。(3分)
7、这首词总写北国雪景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它把读者带入了一个_____________ ____世界;写虚景的是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它写出了________________ _景象。(4分)
8、请你对“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这一句试作赏析。(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怎样理解“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这句话的含义?(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这首词怎样把写景、抒情和议论相结合的?(5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传统下载
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