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论雷峰塔的倒掉》教案2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苏教版 / 初中教案 / 九年级上册教案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33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04/11/23 5:19:00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42
  • 下载点数: 0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教学要求:
1、 本文语言含蓄、隽永,耐人寻味。启发显示体会其深层含义,从而进一步领会课文深刻的思想内容。
2、 夹叙夹议的手法,了解叙叙议之间的关系。
3、 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了解对白蛇娘娘、法海、雷峰塔的倒掉的态度,认识文章反封建的精神。
教学时间;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 导入:“盛世造塔”,由目前浙江省决定在西湖造雷峰导入课文。 雷峰塔过去称为湖上一浮图,并以苍老突兀著称。每当夕阳西下时,霞光塔影,景色动。因此,“雷峰夕照“为著名的”西湖十景“之一。1924年9月25日,雷峰塔倒掉。
二、 塔倒掉了,那些封建复古派以惋惜塔倒为名,写文章极力维护封建上势力。
此文作者也借题发挥,借“塔倒”一事表明自己的思想感情。
三、 学生读课文,圈点出表明作者塔倒态度的词句,表明对法海态度的词句
四、 这篇杂文主要论述了两个方面的问题:1---5对塔倒掉的态度;6----10是对塔的制造者法海的态度
五、 指名回答作者对塔的态度,让学生充分发言,明确;
1、作者对未倒之塔的态度-----课文第1段。“并不见佳,我以为。”倒置,强调了我的态度。
  课文第3小节:那时、、、、、、、后来、、、、、、后来、、、、、、、表现了对塔厌恶,希望倒掉由来已久。而且童年时代幼稚的是非善恶观念,发展到了反对封建势力的自觉要求。
2、对倒掉的塔的态度-----课文4---5小节。4为设问,写塔倒掉人民无限欣喜;5以民意为证,说明塔倒符合民意。讲清反问句的理解。
六、 作者为什么对雷峰塔如此厌恶,憎恨,希望它倒掉呢?学生回答。
明确:因为它是一座镇压之塔。白娘娘的故事:
许仙救蛇-----两蛇报恩-----法海藏许-----水满金山----白蛇中计----造塔镇压。记叙白娘娘的故事是为了证明此塔上一所镇压之塔。
七、 文章的6----10论述作者对法海的态度。学生从课文中找出表示对法海态度的语句。指名回答,明确:
6小节揭露法海的卑鄙目的。理解“偏要”“横来”“大约”“简直”“一定”的表达效果。
  7小节,揭发法海的可耻下场。从罪大恶极,天理难容方面说明法海“活该”
  8小节,描绘法海——蟹和尚的丑态,从人心向背方面论证法海“活该”
9----10是6----8引出的结论。
9将“当初”与“现在”对比,两种不同的结局对比,揭示了历史发展的必然规律。
10 “活该”----对胜利的欢呼,对敌人的嘲讽,奚落,说明封建卫道士罪有应得。
 作业:读课文,理解所讲的内容。

第二课时
一、 复习提问:1、作者对持什么雷峰塔的态度?2、对法海持什么态度?
二、 由此导入雷峰塔、法海、白娘娘的象征意义
雷峰塔象征封建势力
法海象征封建势力的卫道士
白娘娘象征被压迫的劳动妇女。
三、 由此归纳出此文的中心思想:
本文借雷峰塔的倒掉和白蛇传民间传说的评论,极力庆幸这座象征封建势力的镇压之塔的倒掉,有力鞭达了封建势力的代表法海和尚,充分表现人民对自由幸福生活的追求,以及作者彻底的反封建的革命精神,揭示了一切镇压人民的反动势力终究要灭亡的真理。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