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苏州市吴中区2010-2011学年初三年级期中教学质量调研测试语文试卷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苏教版 / 初中试卷 / 九年级上册试卷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182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10/11/29 21:38:10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2 总计:43
- 下载点数: 2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传统下载

- 资源简介:
共22题,约5170字。
吴中区2010-2011学年初三年级期中教学质量调研测试
语文试卷
2010. 11
注意事项:
1.本试卷满分13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答题必须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不得用其它笔答题;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3.所有的答案均应书写在答题卷上,按照题号顺序答在相应的位置上,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书写在试题卷上、草稿纸上的答案无效。
第一部分(26分)
1.根据汉语拼音写出汉字。(4分)
①阔chuò( ▲ ) ②烦suǒ( ▲ ) ③jùn( ▲ )工 ④滑jī( ▲ )
2.下面的句子中每句各有两个错别字,把它们找出来填入表中,然后改正。(4分)
①炊烟袅袅,清波粼粼,清郎的牧笛声从远处飘来……美丽的小山村真让人浮想连翩。
②一碰到错综复杂的事情,他就会一愁莫展,整个人无精打彩的,恍惚不定。
3.默写古诗文名句,并在括号内的横线上填写相应的作家、篇名。(10分)
①故曰, ▲ ,固国不以山溪之险, ▲ 。(《得道多助 失道寡助》)
② ▲ ,在河之洲。 ▲ ,君子好逑。(《关雎》)
③ ▲ ,正是河豚欲上时。(苏轼《惠崇<春江晚景>二首其一》)
④ ▲ , ▲ ,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卢纶《塞下曲》)
⑤ ▲ ,春风不度玉门关。(王之涣《 ▲ 》)
⑥ ▲ ,白露为霜, ▲ ,在水一方。(《蒹葭》)
⑦ ▲ ,望峰息心; ▲ ,窥谷忘反。(吴均《与朱元思书》)
⑧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 ▲ , ▲ 。( ▲ 《桃花源记》)
4.阅读下面文字,概括关于端午竞渡起源的三种说法。(3分)
“赛龙船”即龙舟竞渡,是端午节娱乐的主要内容,盛行于南方。闻一多认为,端午节当源于吴越民族举行的龙图腾崇拜活动,理由是吴越民族以龙为图腾,为表“龙子”身份,五月五日举行盛大图腾祭,在急鼓声中用刻画成龙形的独木舟,在水面上作竞渡游戏。此项活动还有两种说法,一是《荆楚岁时记》:“案五月五日竞渡,俗为屈原投汩罗江日,伤其死,故并命舟楫以拯之。”二是《曹娥碑》云:“五月五日,以迎伍君(伍子胥)。”这三种说法,都和端午竞渡有关。
5.名著阅读。(5分)
《格列佛游记》中的主人公格列佛发现小人国是以什么来选拔官员的?请你把相关情节描述一下。
第二部分 (44分)
阅读甲、乙两段文言文,完成6-10题。(12分)
甲 陈胜、吴广乃谋曰:“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陈胜曰:“天下苦秦久矣。吾闻二世少子也,不当立,当立者乃公子扶苏。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今或闻无罪,二世杀之。百姓多闻其贤,未知其死也。项燕为楚将,数有功,爱士卒,楚人怜之。或以为死,或以为亡。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天下唱,宜多应者。”吴广以为然。
乙 赵且伐燕,苏代为燕谓惠王曰:“今者臣来,过易水,蚌①方出曝②,而鹬③啄其肉,蚌合而箝④其喙⑤。鹬曰:‘今日不雨,明日不雨,即有死蚌。’蚌亦谓鹬日:‘今日不出,明日不出,即有死鹬。’两者不肯相舍,渔者⑥得而并禽⑦之。今赵且伐燕,燕赵久相支,以弊大众,臣恐强秦之为渔父也。故愿王熟计之也。”惠王曰:“善!”乃止。——《战国策•燕策二》
【注释】①蚌:生活在淡水里的贝壳软体动物,有两片椭圆的外壳。 ②曝(pù):晒太阳。 ③鹬:一种水鸟羽毛茶褐色。 ④箝(qián):夹住。 ⑤喙(hùi):鸟的嘴巴。 ⑥渔者:捕鱼的人。 ⑦禽:同“擒”,捉获。
6.下面哪一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相同?(2分)
A. 上使外将兵 B. 数有功
项燕为楚将 夹岸数十步(《桃花源记》)
C. 当立者乃公子扶苏 D. 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
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桃花源记》) 或以为死,或以为亡
7.下面句子中没有通假字的是哪一项?(2分)
A.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天下唱,宜多应者。
B.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与朱元思书》)
C.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桃花源记》)
D.借第令毋斩,而戍死者固十六七。
8.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4分)
今日不雨,明日不雨,即有死蚌。
两者不肯相舍,渔者得而并禽之。
9.甲段中“宜多应者”的原因是什么?(2分)
10.有个成语源自乙段这个寓言故事中,请写出来。你从这个故事中悟出了一个怎样的道理?(2分)
阅读《林中小溪》一文的片段,完成11—13题。(8分)
水遇到一个又一个障碍,却毫不在乎,它只是聚集为一股股水流,仿佛在避免不了的一场搏斗中收紧肌肉一样。….
如果遇到大的障碍,水就嘟嘟哝哝地仿佛表示不满,这嘟哝声和从障碍上飞溅过去的声音,老远就可听见。然而这不是示弱,不是诉怨,也不是绝望,这些人类的感情,水是毫无所知的。每一条小溪都深信自己会到达自由的水域,即使遇上像厄尔布鲁士峰一样的山,也会将它劈开,早晚会到达….
水惹动着新结的黄色花蕾,花蕾反又在水面漾起波纹。小溪的生活中,就这样一会儿泡沫频起,一会儿在花和晃动的影子间发出兴奋的招呼声。
有一棵树早已横堵在小溪上,春天一到竟还长出了新绿,但小溪在树下找到了出路,匆匆地奔流着,晃着颤动的水影,发出潺潺的声音。
有些草早已从水下钻出来了,现在立在溪流中频频点头,算是既对影子的颤动又对小溪的奔流的回答。
就让路途当中出现阻塞吧,让它出现好了!有障碍,才有生活;要是没有的话,水便会毫无生气地立刻流入大洋了,就像不明不白的生命离开毫无生气的机体一样。
途中有一片宽阔的洼地。小溪毫不吝啬地将它灌满水,并继续前行,而留下那水塘过它自己的日子。
有一棵大灌木被冬雪压弯了,现在有许多枝条垂挂到小溪中,煞像一只大蜘蛛,灰蒙蒙的,爬在水面上,轻轻摇晃着所有细长的腿。
云杉和白杨的种子在漂浮着。…
是的,要是每一步没有这些障碍,水就会立刻流走了,也就根本不会有生活和时间了……
小溪在搏斗中竭尽力量,溪中一股股水流像肌肉似的扭动着,但是毫无疑问的是,小溪早晚会流入大洋的自由的水中,而这“早晚”就正是时间,正是生活。
一股股水流在两岸紧夹中奋力前进,彼此呼唤,说着“早晚”二字。这“早晚”之声整天整夜地响个不断。当最后一滴水还没有流完,当春天的小溪还没有干涸的时候,水总是不倦地反复说着:“我们早晚会流入大洋。”
11.简要概括语段的主要内容。(答题不得超过方格限定的字数)(2分)
12.联系上下文,说说加点词语的表达作用。(3分)
当春天的小溪还没有干涸的时候,水总是不倦地反复说着:“我们早晚会流人大洋。”
13.结合语段,你是如何理解“有障碍,才有生活”这句话的?并且联系你的实际生活谈谈个人体验。(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16题。(7分)
就读书而言,泛读浏览是必不可少的,但读书要取得理想的效果,还必须选择一部分最重要的著作加以精读和背诵。
这是被古今中外许多人的成功经验证明了的。
宋朝欧阳修的散文继承了韩愈等散文大家的风格,语言平易清新,更富于抒情色彩和诗的素质。他的后人说他小时候是在背诵了古人许多优秀诗文后才开始写诗的。稍大后,靠借书来读,对有些书则是边抄边读,细细咀嚼,如此,书未抄完,已能成诵。毛泽东曾介绍他五读《红楼梦》的经验:“先当故事读,后当历史读”。并且告诉身边的同志说:“《红楼梦》要读五遍才有发言权。”列宁曾指出:“应该有系统地学习一些东西,否则像这样泛泛地‘读书’是没有什么益处的。”又说:“第一次阅读时不明白的地方,下次再读的时候,或者后来从另一方面来研究这个问题的时候,就会明白的。”前人的这些实践和论述都深刻地阐明了精读背诵在读书中的重要地位。精读和背诵有助于你透彻地理解内容从而丰富你的学识。
我自己在几十年的实践中深深感到,对于有些重要著作,必须反复阅读,甚至达到“背诵如流,烂熟于心”的程度,才能得心应手地运用其中的观点解决教学与研究中的实际问题。我曾经多次有过这样的体验:想用某一观点说明某一问题时,发现那个观点在自己的记忆中并不清晰,又没有作下笔记,那感受就像要开门又打不到钥匙一样。我后来下决心精读背诵了一批重要著作,这种“找不到钥匙”的现象才大大地减少了。
传统下载
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