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奴娇·赤壁怀古》教学设计15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高中教案 / 必修四教案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11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10/11/29 11:02:25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224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2800字。

  《念奴娇.赤壁怀古》教学设计
  一、设计意图
  《念奴娇•赤壁怀古》抒发雄浑苍凉之情,声调激昂,气象磅礴,格调雄浑,是豪放派的扛鼎之作。苏轼自求超脱的人生态度使得该词又有旷达之风。
  学生在学这首词之前已接触了不少豪放之作,对豪放词风有一定的了解,但比较零碎、模糊,也较少关注豪放派大家族中各家的独特面目。
  本设计首先将该词放在豪放词这一“类”中考察,由篇到类,把握豪放词的共同特征:然后通过抓关键词句,知人论世、比较差异,由类到篇,进一步把握该词特质,品鉴独特的“这一个”。
  二、教学目标
  1 把握豪放词在写景、写人和抒情上的共同特征,逐步建立阅读豪放词的恰当期待。
  2 知人论世,准确把握该词之特质——豪中见旷。
  3 掌握词语替换比较、表情朗读、说文解字、互文联读等赏析方法。
  三、教学准备
  1 学生复习《江城子•密州出猎》《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沁园春•长沙》,思考其共同点。
  2 教师选辑苏轼黄州时期代表作品,如《卜算子•黄州定惠院寓居作》《定风波》(莫昕穿林打叶声)、《临江仙•夜归临皋》《赤壁赋》《记承天寺夜游》,供学生诵读,初步把握苏轼谪黄时期的心境。
  四、教学流程
  (一)典故导入,整体感知
  1 导语设计
  苏轼在给友人的信中写道:“近却颇作小词,虽无柳七郎风味,亦自是一家。……令东州壮士抵掌顿足而歌之,吹笛击鼓以为节,颇壮观也。”(幻灯片显示)柳七郎即柳永,他的词是婉约正宗。苏轼称自己的词“自是一家”,那么他“这一家”是哪一家?有何风味?我们今天通过学习《念奴娇•赤壁怀古》来感受“这一家”的独特风味。
  2 听名家焦晃的朗读,自读,交流听读后的感受。
  明确:气势雄浑,大有“使人登高望远,举首高歌”之意。
  (二)咬文嚼字,感受其“豪”
  3 你从哪些词句感受到这种气势了?
  (1)朗读“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一句,该重读哪些词语?为什么?
  明确:“大江东去”勾勒出一个阔大的空间背景,“千古”一词则渲染出一个雄跨古今的时间背景,在这个时空背景中,风流人物直奔眼底。此句极富有气势。
  (2)“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改为“巨石巍峨,波涛击岸,涌起几层浪”,可以吗?仔细比较文字上的差异,体会它们在表情状物上的差异。
  明确:“空”字纵向写浪之高,“千堆”横向写浪之大。其间巨石高耸,有刺破苍穹之势;波涛如怒,有雷霆万钧之力。此三句化静为动,变点为面,描绘出古战场雄奇险阔的景象。
  (3)比较归纳该词中的“公瑾”和《前赤壁赋》中的“孟德”两人的相同点。联系温庭筠的《望江南》(梳洗罢)、《菩萨蛮》(小山重叠金明灭),比较两大词派中人物形象之不同。
  明确:两人皆为文韬武略兼备的英雄人物,富有阳刚之美,不同于深闺中的“怨妇”。
  4 出示《江城子•密州出猎》《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沁园春•长沙》,要求学生朗读中感受,感受中思考,讨论归纳这四首词在场景设置、人物塑造、情感抒发上的共同点。再读该词,要求读出气势。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