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诗歌鉴赏命题角度及解题技巧(教师版)
- 资源简介:
约8370字。
高考诗歌鉴赏命题角度及解题技巧(教师版)
教学设计:李召峰 审核:孙文运 白凤龙
【学习目标】研究命题角度,强化得分意识,把握解题技巧。
【重点难点】组织答案规范,保证最大限度得分。
【教学过程】
一、高考考纲要求和学生答题失误:
1、考纲要求:(1)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
(2)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2、答题失误:(1)答题不规范,步骤不全,能读懂诗歌,易漏掉一些要点,非常可惜。
(2)缺乏鉴赏用语的积累,只能意会,不能有效言传,造成词不达意。
二、分类讲练
(一)赏析诗中的关键字词
&命题角度及答题技巧例析&
例1(2010年高考广东卷)阅读下面的宋词,然后回答问题。(7分)
望江东 黄庭坚
江水西头隔烟树,望不见、江东路。思量只有梦来去。更不怕、江阑①住。灯前写了书无数,算没个、人传与。直饶寻得雁分付②,又还是、秋将暮。
【注】①阑:阻隔;阻拦。 ②直饶:纵使。③分付:交付。
(1)简析“隔”字的双重意蕴。(3分)
命题方式:简析某字的妙处。
命题变式:(1)这一联中最生动传神的是什么字?为什么?(2)某字历来为人称道,你认为它好在哪里?(3)诗(词)中的诗(词)眼是什么?为什么?
解答分析:古人作诗讲究炼字,这种题型是要求品味这些经锤炼的字的妙处。答题时不能把该字孤立起来谈,得放在句中,并结合全诗的意境情感来分析。
答题步骤: (1)解释该字词在句中的含义或说明其使用的技巧。 (2)展开联想,把该字放入原句中描述景象。 (3)点出该字烘托了怎样的意境,或表达了怎样的感情。
高考答案:隔,隔断、阻隔之意。诗人身处江西,目光被树阻隔而难望见江东。同时,也是自身被阻隔,而回不到江东。一语双关,增强对江东的留恋之情。
※学以致用——课堂过关※
1、(2010年高考重庆卷)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6分)
菩萨蛮 北固题壁 【清】郭麟
青天欲放江流去,青山欲截江流住。侬也替江愁,山山不断头。 片帆如鸟落,江住侬船泊。毕竟笑山孤,能留侬住无?
(1)简析“片帆如鸟落,江住侬船泊 ”中“住”字的含义。(2分)
【参考答案】(1)“住”字写出了因看不见江水流动而产生的错觉,也形象地表现出水流平缓之状。
2、(2010高考湖南卷)阅读下面的宋词,根据提示,完成赏析。(7分)
好事近① 陆游
湓口放船归,薄暮散花洲宿。两岸白苹红蓼,映一蓑新绿。有沽酒处便为家,菱芡四时足。明日又乘风去,任江南江北。
【注】①本词写于作者54岁时东归江行途中。
(1)赏析上片“映一蓑新绿”句中“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