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诗歌研究性教学
-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李白诗歌研究性教学
当前,我国正在酝酿的新一轮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无论从新课程计划,还是新教学大纲、新教材,都集中体现了“以学生发展为本”这一基本思想。,倡导学生主动参与、合作交流,探究发现等多种学习活动,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新的高中语文教学大纲也增加了“培养发现、探究、解决问题的能力”的要求,提法出了课题学习、专题研究等研究性学习方式,凸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学生增强主动学习意识,提高学习水平境界,增强发展性学力。因此,摒弃传 统的“接受学习、机械记忆、被动模 仿”的境地,循着“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思想,创设和运用研究性课堂教学模式已成为当前教革的一项重大课题。语文研究性课堂教学模式,也就是以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为模式载体,以学生独立研究、合作研究为实施方式,通过问题的引导,让学生自己动手,在查找、搜集、整理、研究的过程中获得并体验自己所需的信息材料,学会拓展自己的精神视野,加深自己的人文修养,充分激发想象力、创造力和思辩力,造就自己的语文思维。
基于以上认识,我在执教的班级中展开诗歌的系统研究性学习,以培养学生自我学习自我研究能力,下面谈谈我的做法。
确定选题:在中国灿若群星的诗人中,像李白这样取得如此成就的诗人确属少见,他的清新飘逸的诗歌风格,丰富的想象,大胆的夸张,他的艰难坎坷,足以引发各种各样的论题。而且,学生平时和李白的诗歌接触的比较多,很喜欢李白的诗以及李白的个性。所以,经过同学们自主选择、商量、讨论,一致确定选择李白作为研究对象,应该说,这个选题是较有研究价值的。
搜集材料:1、课前小演讲,确定选题之后,我与同学们商量,利用每节课课前三分钟时间学习一首李白诗。诗由学生自己搜集,在上语文课之前抄到黑板角。上课铃响后,抄诗的同学走上讲台,为大家示范朗读,并对该诗作简要讲解和评价,评价可以从各种资料中得来,也可以是自己的见解。这时其他同学可以尽自己所知及理解对该诗内容和抄诗同学的讲解发表意见。最后大家利用休息时间抄录黑板上的诗并背诵。如此为之,按学号轮流,这样大半个学期下来,我班同学学习了大量的李白的诗,除李白诗中的长篇外,其他各类型李白诗均有涉及。
2、教师指导:“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要研究,必须占有大量材料,我用了3节课的时间分别介绍了李白的生平和思想,李白的轶事、传说、评论,尽可能使学生对李白有个全面的了解。但教师的讲解毕竟代替不了学生自己的阅读和感悟。张志公先生曾说对中学生的课外阅读,一是要提供机会,二是要保证时间,三是要给予指导(《阅读教学论集》);叶圣陶先生也说过要给予学生“版本指导、序目指导、参考书籍指导、阅读方法指导、问题指导”(《阅读教学论集》)。我除了指导学生看一些有特色的书籍和文章,主要是指导学生带着问题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