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手写真情,我言论实感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论文集粹 / 教学论文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31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10/11/14 15:57:37
  • 资源来源: 会员原创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94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3260字。

  我手写真情,我言论实感
  武汉市汉南一中田守凤
  Email:fengguo_wuhen@163.
  “感人心者,莫先乎情。”记叙文主情,情者切不可伪、编、造,无真情者无以感人;议论文主理,理者万不可假、大、空,无实感者无以服人。为此,我们的作文,要从你的字时行间现真情、深情、浓情、美情,才能让读者产生共鸣。你的作文才是成功的。
  作  文  现  状
  一、假编真情、空唱高调。虽说现在提倡素质教育,但实质上并没这完全脱去应试的烙痕,学生为赚取他人眼泪往往编造一些“感人”的事迹,在他们的笔下什么样的“感人事件”都会发生,让阅卷老师看得实在是“欲哭无泪”;要么为让文章有实事求是之嫌,虚张气势,空唱高调,追求“文气”,故作粗鄙;又或者为达呻吟之态,在那里浅吟低唱,自命不凡,故作嗟叹。这些都使得作文感情虚伪,议论浅薄。尤其是到了90后,他们老是自许他们是忧伤的一代,是迷惘的一代,作文中常常故作忧伤,装出一幅天下他们最愁之态,可他们为何而愁,说不出,道不明,用他们自己的话说叫“纠结”,连他们自己都莫明其妙。如此,又怎么能够有真情实感呢?没有真情实感的源头活水啊!
  二、机械地套、大胆地抄。一个个都好像站在珠穆朗玛峰顶,居高临下,俯瞰世界,指点江山,激扬文字。一篇篇都写得好像很有气势,很雄放,很博学,很有哲理,其实呢,却很空。文章里堆满了诗文名句和名人事例却很少有学生对某诗某人的真切感受和独特评论。例如,一篇题为"留给明天"的高考考生作文,约800 字,却引用了柏拉图、莎士比亚、屈原、布鲁诺、消防官兵、医务人员、佛经、庄子、荀子、范仲淹、文天祥、杜甫、亚里士多德、联语、古文名句等至少15种 "名人名言"。作者并非没有才气,可惜他(她)的真情实感和聪明才智都被淹没在这些似乎很有"理性思维"的文字泡沫中了。这类文章貌似富有理性,很有见解,其实缺乏生活体验,缺少真情实感,是按照某种套路、某种模子复制出来的,是"为文造情"的标本。更甚者,一抄了事。平时作文,有机会的话,从手机上下载,照着手机抄;没机会的话,抄现存的作文书;连抄作文书的机会都没有的话,那干脆抄背过的课文,改头换面便成了他的作文。谈什么真情,说什么实感啦。
  三、用旧素材、做木乃伊。虽然现在的考试要求学生作文的材料要新鲜,考查考生是否关注生活。但是,现在很多学生喜欢写“地球人都知道”的人和事,比如频繁地使用雷锋、居里夫人、杨利伟、刘翔等例子,老师一看到这类素材的作文,说实在的都不想看了。学生甘愿把自己当成“古人”,或者还是小学生,一个素材从小学一直用到高中,百用不厌,没有自我的生活感,找不到现实的生活气息。
  作  文  对  策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