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霖铃》说课稿5
- 资源简介:
约2560字。
《雨霖铃》说课稿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
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雨霖铃》,现在我从以下八个环节来说说这首词的教学设计和教学理念。
(首先是教材的分析)
一、教材分析 (说教材)
《雨霖铃》是婉约词的代表作之一。它是一首饱含了千种风情的别离词,这首词写离情,可谓淋漓尽致,备足无余。全词围绕“伤离别”而构思,层次特别清楚:分离别之前、离别之时、离别之后三个层次,层层深入,写尽离情别绪,令人叹为观止。这首词,具有较高的鉴赏价值。学习这首词,能更好地提高学生古典诗词的鉴赏能力。
(要上好一堂课,对学生情况的具体分析是不可或缺的。)
二、学情分析(说学情)
作为高一年级的学生,对宋词知识已经有所接触,已经感受了词的语言美、意境美,但鉴赏只停留在较浅的层面上,他们的思维能力和审美能力还有待提高,所以教师要引导学生进入特定的审美意境,培养学生的鉴赏能力。
(基于以上分析,我分三个维度确立以下学习目标。)
三、学习目标(说目标)
1.知识和技能
感知作品内容,体会词中凄清的意境和哀伤的离愁。
2.过程和方法
通过朗读欣赏及抓住词的意象来掌握写景抒情、情景交融的写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词人伤离别的愁绪,培养学生健康、敏锐的审美情趣。
(本着新课程标准,在吃透教材的基础上,我确立了如下的学习重点和难点)
四、学习重点和难点
[重点] 感受词人在词中流露出的浓浓离别之愁;领会全词情景交融的写法。(这也是难点)
(为了突破学习重难点,我将通过以下五个方法来实现,从而引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使他们积极思维,热情参与,并学会独立自主的解决问题。)
五、说教法与学法
[教法]
①诵读法 ②提问法 ③点拨法 ④讨论法 ⑤自主探究法
[学法](在学法指导上,我将
通过运用多媒体教学,播放歌曲《送别》的视频,创设活动、立体、多维的情景,从而给学生以全方位的视觉冲击和强烈的心灵震撼,使课堂成为一个巨大的教学磁场,迅速吸引学生的审美注意。然后,以诵读为载体,以文学鉴赏为纽带,把课堂变成学堂,让学生以主人翁的身份主动地获取知识,提升能力。
(接下来,我将通过“导---读——听——赏——背——练”六个部分展开本课教学)
六、教学过程设计(说过程,说亮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