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山那样思考》ppt53
- 资源简介:
共15张。校内公开课课件和配套教案,约3810字。
像山那样思考
流雨荷
一、导语:
我们必修一最后一个专题“像山那样思考”,探讨的是人与自然的关系。面对江南的冬景、西北的地平线,郁达夫、高建群谛听天籁;赤壁泛舟,西山宴游,苏轼和柳宗元有感而发;那么,面对山崖上的那声狼嗥,美国的生态学家奥尔多•利奥波德又有怎样的思考呢?
我们一起来看两幅图片。(投影)
我相信刚才大家一起揪心了,美丽的大自然为什么会这样呢?下面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利奥波德的这篇文章《像山那样思考》,也许从中我们可以找到问题的所在,从中得到一些理解和感悟。
二、检查预习
大家已经预习了课文,那么我们先来检查一下字音,找一个同学给我们大声的朗读一下。
嗥叫(háo)驯服(xùn) 蔑视(miè) 迸发(bèng) 湍急(tuān) 艾蒿(ài hāo)
疲惫(bèi) 饿殍(piǎo) 蜿蜒(wān yán) 毛骨悚然(sǒng)
三、文本研习
请同学们仔细看一下题目,你们会产生什么样的疑问?(提示:课题缺少什么成分?)——1、谁像山那样思考?(人)2、山在思考什么?人在思考什么?为什么要像山那样思考?
(一)山在思考什么?
1、请大家从文中找到相关的语句。(也就是说直接描写到山的语句)
“隐藏着更加深刻的含义,这个含义只有这座山自己才知道,只有这座山长久地存在着……一只狼的嗥叫”
“认识不到山对狼有一种秘密的看法”
“我感到,无论是狼,或是山,都不会同意这种观点”
“这也许是狼的嗥叫中隐藏的内涵,他已被群山所理解,却还极少为人类所领悟。”
2、那么,“这个含义”“秘密的看法”和“隐藏的含义”究竟是指什么呢?作者自己是否从一开始就知道的呢?
明确:不是。“我自己对这一点的认识,是自我看见一只狼死去的那一天开始的”。
3、下面请同学们阅读课文4-6段,思考:作者讲述了自己怎样的一段亲身经历。(明确:讲述了作者年青时一次猎杀狼的经历。)
○当时,“我”对狼持什么态度?
明确:社会——“在那些年代里,没有人会放过打死一只狼的机会。”
自身——“那时,我总是认为,狼越少,鹿就越多,因此,没有狼的地方就意味着是猎人的天堂。”
○能不能列举一些有关“狼”的词语、故事?
明确:狼子野心、狼心狗肺、狼狈为奸、鬼哭狼嚎、引狼入室;狼外婆、东郭先生和狼、狼和小羊等。
问:从中可以看出人类对狼的态度是怎样的?
生:(七嘴八舌)鄙薄、厌恶、憎恨、诅咒……
小结:可以说,人们自古就是敌视狼的,几乎所有的人都对狼有一种天生的厌恶和憎恨的情绪,打狼便被视为勇士之举。
4、然而,作者的观点是如何转变的?哪一刻,哪一场景触动了作者的心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