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国论》《阿房宫赋》复习学案
- 资源简介:
约5010字。
《六国论》《阿房宫赋》复习学案
山东昌乐一中滕欣俭
复习目标:
1、 掌握“诛”“幸”“举”“族”“以”的用法。
2、 学习《六国论》清晰地论证结构和多变的论证方法。
专题介绍:
历史永远有,而人们对历史的警觉并不常有。所以对一些英雄对一段历史的喟叹,智者对历史的思索,文人骚客对历史的歌吟,我们理应献上我们的敬重。同时,还要让我们聆听这样的“回声”:一种声音具有内在的深度,正如一脉生命具有时空的穿透。在人间与天上,在今天与未来,朝圣般地盘旋。历史并不曾因时间的久远而消逝,当我们静下心来倾听历史的回声,历史常常有着惊人的相似,所以,关注历史也就是关注现在和未来。
【自主复习文言基础知识】
一、区别字形
gōu()心斗角/提要gōu()玄鼎chēng()玉石/耳著明月dāng()
锱zhū()必较/ zhū()圆玉润春光róng()()/二川róng()()
落日róng()金/ róng()会贯通shù()卒/wù xū()
倚dié()如山/高潮dié()起渭流zhǎng()腻/通货膨zhàng()
钉头lín lín()/波光lín lín()/瘦骨lín lí()峋
二、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六国互丧,率赂秦耶盖失强援,不能独完
思厥先祖父暴秦之欲无厌
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
洎牧以馋诛胜负之数,存亡之理
向使三国各爱其地为国着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
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复道行空,不霁何虹
雷霆乍惊,宫车过也乍暖还寒时候
一肌一容,尽态极妍妍媸毕露
良辰美景奈何天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
三、指出下列加点字活用类型并释义
1.能守其土,义不赂秦 2.能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
3.鼎铛玉石,金块珠砾 4.族秦者,秦也
5.朝歌夜弦6.日削月割,以趋于亡
7.骊山北构而西折8.辇来于秦
9.后人哀之而不鉴之10.燕、赵之收藏,韩、魏之经营
11.李牧连却之12.始速祸焉
13.六王毕,四海一
四、古今异义词
1、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2、其实百倍
3、刺客不行,良将犹在4、而犹有可以不赂而胜之之势
5、思厥先祖父6、可谓智力孤危
7、各抱地势,钩心斗角8、一宫之间,而气候不齐
9、魏之经营,齐楚之精英10、楚人一炬,可怜焦土
五、指出下列文言句式的类型并翻译
1.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
2.子孙视之不甚惜,举以予人,如弃草芥。
3.戍卒叫,函谷举。
4.赵尝五战与秦,二败而三胜。
5.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
六、名句默写
1、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故曰‘弊在赂秦’也!
3、古人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此言得之。
4、向使三国各爱其他,齐人勿附于秦,刺客不行,良将犹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悲夫!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日削月割,以趋于亡。____________________。
6、苟以天下之大,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