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高考复习古代诗歌鉴赏之炼字导学案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苏教版 / 高中教案 / 高考复习教案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61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10/11/9 20:36:33
  • 资源来源: 会员原创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105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3400字。

  2011年高考复习古代诗歌鉴赏之炼字导学案
  安宜高级中学高三体艺部语文导学案
  班级          姓名         学号      
  课题 古代诗歌鉴赏——炼字 主备:陈书斌 审核: 时间:
  学习目标 1、了解炼字的基本内容及分类。
  2、探究高考炼字题的解题思路。
  重点
  难点 
  诗歌炼字鉴赏题如何规范化答题
  一.前置性补偿
  (一)诗僧齐己曾写过《早梅》诗,其中有句云:“前村深雪里,昨夜数枝开。” 其友郑谷将“数”改为“一”,你觉得哪个字好?为什么?
  参考答案:梅花开在百花之前,已是“早”,而这“一枝”又先于众梅,悄然“早”开,更写出此梅不同寻常。 “一”字既指数量,而且暗合题目。“早梅昨夜一枝开”则表现出诗人突然发现梅花时的惊喜之情。
  (二)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08年全国卷II)
  春日即事
  李弥逊①
  小雨丝丝欲网春,落花狼藉近黄昏。
  车尘不到张罗地②,宿鸟声中自掩门。
  注:①李弥逊(1085-1153),字似之,吴县(今属江苏省苏州市)人,历任中书舍人、户部侍郎等职。因竭力反对秦桧的投降政策而被免职。②张罗地:指门可罗雀、十分冷落的地方。
  请对首句中的“网”字进行赏析。
  【参考答案】作者由丝丝小雨想到了用丝织成的网;再由丝网及暮春想到要把春天网住,即留住春天。这个想象、比喻非常生动新奇。
  [边做边思]  1.如何规范化的作答炼字题。
  2.诗歌鉴赏炼字的基本内容有哪些?
  [归纳记录]
  步骤一、解释该字在句中的含义。(释义)
  步骤二、展开联想把该字放入原句中描述景象。(析景)         
  有明显手法一定要指出
  步骤三、点出该字营造了怎样的意境,或表达了怎样的感情。(意境、感情)
  二.合作探究
  (一)考点解析
  1、把握词性的改变,体会诗人所炼之“意”。
  “日色冷青松”(《过香积寺》王维:不知香积寺,数里入云峰。古木无人径,深山何处钟。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薄暮空潭曲,安禅制毒龙。
  蒋捷“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
  2、 还原颠倒的语序,把握诗人的真实意图与情感侧重点。
  (1).主语后置。崔颢《黄鹤楼》诗:“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2).宾语前置。杜甫《月夜》诗:“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
  (3).主、宾换位。叶梦得《贺新郎》词:“秋色渐将晚,霜信报黄花。”
  (4).定语的位置
  a.定语挪前。王昌龄《从军行》诗:“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b.定语挪后。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诗:“我欲因之梦吴越,一夜飞渡镜湖月。”
  (5).以宾语面貌出现的状语。 “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6)其他:第一、是声律的要求。
  第二、出于修辞上的特殊需要。
  (二)词语类型
  1、动词
  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
  问: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曾评价说:“红杏枝头春意闹,着一‘闹’字,境界全出。”请分析其妙处?
  参考答案: 闹,热闹。(步骤一)当它在诗句中与“红杏”和“春意”组合在一起时,表现的正是春意盎然 ,春光烂漫之意。 此处运用拟人的手法生动形象地表现了春光无限的意境之美,(步骤二)表达了诗人对明媚春光的喜爱之情。(步骤三)
  2、修饰词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请分析“潜”字和“细”字的妙处。
  参考答案: 潜,偷偷的;细,细细的,绵绵的。(步骤一)这两个字抓住了春雨的特点;(步骤二)运用拟人手法的运用,寓春雨以情趣,写出了春雨只为润物不为人知的高尚品格,令人深感作者的喜雨之情。(步骤三)
  3、特殊词
  (1)叠词
  浪  淘  沙
  南唐 李煜
  帘外雨潺潺① , 春意阑珊。②罗衾不耐五更寒。③  梦里不知身是客,④一晌贪欢⑤ 。 独自莫凭栏, 无限江山, 别时容易见时难。 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
  注: ①潺潺:形容雨声。  ②阑珊:衰残。③罗衾:绸被子。不耐:受不了。④身是客:指被拘汴京,形同囚徒。 ⑤一晌:一会儿,片刻。贪欢:指贪恋梦境中的欢乐。
  试分析“潺潺”的妙处。
  参考答案:“潺潺”一词拟春雨之声,使读者如听春雨之淅沥,想起乍暖之还寒;(步骤一)冷雨淅沥,落在帘外,听在耳边,冷在心中,(步骤二)而这位亡国之君的家仇国恨便立刻涌上心头(步骤三)。
  (2)表颜色的词
  一剪梅.舟过吴江
  南宋 蒋捷
  一片春愁待酒浇。江上舟摇,楼上帘招。秋娘渡与泰娘桥,风又飘飘,雨又萧萧。
  何日归家洗客袍?银字笙调,心字香烧。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
  请试着分析“红”字和“绿”字
  参考答案: 从樱桃红了,芭蕉绿了,能感觉到时间的推移,时序的变化,(步骤一)而在这红了的樱桃和绿了的芭蕉上,作者不仅要表达的是时序的变化,(步骤二)更有一种青春易逝的伤感。(步骤三)
  (3)数词
  西江月   辛弃疾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分析该词中数词“七八”“两三” 的妙处?
  参考答案:七八颗星是寥落的疏星,两三点雨是轻微的小雨,(步骤一)几个数词的运用使我们感到了夜色微雨中一种轻柔的美,营造了一种恬静、祥和的气氛,(步骤二)表达了作者对丰收的喜悦之情以及他对农村生活的热爱。 (步骤三)
  (三)高考链接
  关于炼字题高考问答模式---
  提问方式:
  1、这一联中最生动传神的是什么字?为什么?
  2、这首诗词中的哪个字是诗眼(词眼)?
  提问变体:
  某字历来为人称道,你认为它好在哪里?(或与其它字比较提出优劣问题。 )
  三.方法小结(学生记录):
  释义、析景、表情
  四.形成性检测
  (一)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问题
  南浦别  白居易
  南浦凄凄别,西风袅袅秋。一看肠一断,好去莫回头。
  前人认为,“看”字看似平常,实际上非常传神,它能真切透露出抒情主人公的形象。你同意这种说法吗?为什么?
  同意。看,在诗中指回望(步骤一)。 离人孤独地走了,还频频回望,每一次回望,都令自己肝肠寸断。此字让我们仿佛看到抒情主人公泪眼朦胧,想看又不敢看的形象(步骤二)。只一“看”字,就淋漓尽致地表现了离别的酸楚(步骤三)。
  (二)阅读下面一首词,然后回答问题。(06年江苏卷)
  鹧鸪天
  室人降日① 以此奉寄      (元)魏初
  去岁今辰却到家,今年相望又天涯。一春心事闲无处,两鬓秋霜细有华。 山接水,水明霞。满林残照见归鸦。几时收拾田园了,儿女团圞夜煮茶?
  注:①室人降日,妻子生日。
  词的前两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第二句中的“又”字用得好,好在哪里? 
  答:⑴表达了作者飘泊中深切思念家中亲人之情。
  “又”字暗示作者不止一次浪迹天涯,饱含愁苦与无奈。
  (三 )请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端   居(闲居) 唐 李商隐
  远书归梦两悠悠,只有空床敌素秋。阶下青苔与红树,雨中寥落月中愁。
  注:悠悠:杳渺难期,怅然若失。 素秋:秋天的代称。清冷感觉。
  说说“敌”的妙处。
  答案:“敌”有对着、抵挡之意。 (步骤一)写出空床和素秋默默相对的寂寥清冷氛围,而且突出了空床难寝无法承受素秋的凄冷(步骤二)抒发了作者心灵深处难以言状的凄怆之情。 (步骤三)
  (四)下列诗词中加点的字各有其妙处,请加以鉴赏分析
  1、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王维《使至塞上》)
  2、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张九龄《望月怀远》)
  3、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孟浩然《临洞庭上张丞相》)
  4、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孟浩然《宿建德江》)
  5、寒山转苍翠,秋水日潺湲(王维《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
  6、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李白《独坐敬亭山》)
  7、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杜甫《旅夜书怀》)
  8、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杜甫《蜀相》)
  附答案:
  1、“直”写出烽烟之劲拔、坚毅,“圆”给人亲切温暖而又苍茫的感觉,这两字不仅准确描绘了沙漠的景象,而且表现了诗人真切的感受,把孤寂的情绪巧妙地融化在广阔的自然景象之中。
  2、“生”字写出明月从海面冉冉升起的景象,富有动感,准确传神。
  3、“蒸”写出湖面的丰厚的蓄积,仿佛广大的云梦泽都受到洞庭的滋养哺育,“撼”写出洞庭湖汹涌澎湃的气势,极为有力。
  4、“低”写出人在舟中仰望天空的独特的视角,非常准确。“近”字写月亮仿佛也温柔体贴,善解人意,来安抚诗人那颗孤寂的心。
  5、“转”表明山色愈来愈深,愈来愈浓,山是静止的,但凭颜色的渐变就写出它的动态来。“日”即“天天”之意,水是流动的,用一“日”字,令人感觉它始终如一的守恒。
  6、“尽”与“闲”把读者引入一个寂静的世界:仿佛是在一群山鸟的喧闹声消除之后格外感到清静,在翻滚的厚云消失之后,感到特别地清幽平静,写动见静,以动衬静,烘托出诗人内心的孤寂。
  7、星辰低“垂”,写尽平野之广阔,月随江“涌”,写尽大江奔流的气势,景象雄浑阔大。
  8、春草“自”碧,黄鹂“空”啼,景色幽美却无人问津,景象荒凉凄惨。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