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街亭》教案10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高中教案 / 高中第四册教案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56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04/11/17 5:14:00
  • 资源来源: 会员原创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86
  • 下载点数: 0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课题项目 失街亭
教学目的、要求、重点、难点 1、 了解作者罗贯中及《三国演义》的有关情况。2.学习本文通过生动的情节和人物语言来表现人物性格的写作方法以及通过对比手法描写人物的方法。3.分析诸葛亮和马谡两个主要人物形象。
学情分析与渗透思想教育 认识诸葛亮赏罚分明的现实意义。
教法与教具 诵读法讨论分析法
备注

第一课时教学要点1、 了解罗贯中及《三国演义》。2、 整体感知,梳理情节结构。3、 分析诸葛亮和马谡两位人物形象,学习有关塑造人物的方法。教学过程一、导语设计(放电视连续剧《三国演义》主题歌: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西江月 》)这是电视连续剧《三国演义》的主题曲,也是小说的卷首词。歌声高亢浑厚,意境深邃悠远,在它那明白如话的歌词里却包含着笔墨难尽的历史沧桑。每当这首歌回响在耳畔,我们的思绪都会情不自禁地被它引向电视剧《三国演义》中那动人的画面,引向历史小说《三国演义》中那动人心弦的争霸故事。那么今天,我们就走进小说来重温一下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场景。二、解题1、 罗贯中及《三国演义》罗贯中(约1330~1400) 元末明初小说家,名本,字贯中,别号湖海散人。他可能是山西太原人。曾经充当元末农民起义军领袖张士诚的幕僚。他写过词曲,杂剧,以小说的创作成就最大。他可说是中国第一个用全力写小说的作家,其作品包罗万象,著有小说《隋唐志传》《残唐五代史演义》《三遂平妖传》,杂剧《赵太祖龙虎风云会》等。长篇历史小说《三国演义》是其代表作,也是我国章回小说的开山之作。也是我国第一部最完整的长篇历史演义小说。作者善于把历史上的重大事件,巧妙地通过艺术形象和动人的情节表现出来。不是纯客观地描写人物,而是借助褒贬(尊崇齐备,贬抑曹操)来表达自己的忠义观念和仁政思想。还生动地描写了封建统治阶级之间的战争,是我国古典文学中描写战争的最好作品之一。“文不甚深,言不甚俗”,雅俗共赏是其语言的特点。2、介绍《三国演义》第95和第96回梗概。(或看电视剧《三国演义》相关内容。)   (目的:帮助学生更好地熟悉故事情节,加深对作品的理解。 )  第95回梗概:马谡立下军令状,自告奋勇去守街亭。司马懿指挥大军把马谡的军营围困在一座土山上,蜀军不战自乱,街亭失守,魏延、王平等各路人也频频失利。司马懿兵到西城,诸葛亮临危不惧,用空城计吓退了司马懿。   第96回梗概:马谡自缚后前来请罪,为了严明军纪,诸葛亮挥泪斩马谡,

然后又上表刘禅,自贬三级。曹休准备进攻吴国,鄱阳太守周鲂到曹营诈降,以自刎、断发之举骗取了曹休的信任,结果曹休中计大败。 三、整体感知,理清情节结构。学生快速浏览课文,讨论回答以下几个问题。1、本文人物众多,矛盾复杂,请找出这些矛盾。作者是围绕什么线索把众多的人物和错综复杂的矛盾组织在一起的? (这一过程旨在培养学生捕捉信息和筛选信息的能力。) 2、围绕线索,文章写了几部分内容?明确:1、人物众多,矛盾复杂。有蜀魏之间的矛盾。在蜀汉内部,有诸葛亮和马谡、马谡与王平的矛盾;在曹魏内部,有司马懿和朝廷、朝廷和孟达间的矛盾。这些矛盾有的趋向激化,有的逐渐缓和。作者以蜀汉为主要方面,以诸葛亮为主要人物,以街亭的攻守作为线索,来组织这些情节,前后反复照应(前后照应,主要集中在说明街亭的重要、"当道下寨"和"围山断水"这几个问题上。如"围山断水",在第三、五、六、七、九自然段反复照应,使得文章脉络分明,结构紧凑。),因此故事情节组织得井井有条。   2、共分三部分。 第一部分写马谡立状守街亭和诸葛亮周密部署,命令马谡"谨守",当道下寨;而马谡却违令拒谏,屯兵北上。第二部分写司马懿采取"围山断水"的战术,夺取了街亭;诸葛亮布置退却。第三部分主要写因街亭失守而斩马谡。这三部分始终不离街亭的攻守。  四、分析小说人物本文运用多种艺术手法来塑造人物性格:○1通过生动的情节和人物的语言情态表现人物性格。○2用对比和衬托手法表现人物性格。○3通过揭示人物的心理活动,表现人物的性格。(注意引导学生体会。)学生快速浏览课文,找出能够体现有关诸葛亮和马谡性格的句子。1、提问:马谡到底是怎样一个人?(学生概括)明确:自视甚高、轻敌麻痹、夸夸其谈、刚愎自用、目中无人的谋士形象。2、作者写对比、衬托)一是通过写王平的谨慎谦恭反衬马谡的自骄蛮横;二是通过写诸葛亮的自责沉着侧面衬托马谡的无知幼稚;三是通过写司马氏父子的机谨善谋反衬马谡的无能。)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

本月下载

推荐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