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中小溪》教案11
- 资源简介:
约3150个字。
城东中学基础教案No.3
第1教时 课题 林中小溪 课型 新授
年级 九年级 学科 语文 主备 李建梅 审核 姜海军 授课时间
目的要求
1、整体感知课文,弄清课文梗概。
2、感受课文中描写的大自然的优美景色。
3、品味文中字句,感受深刻含义。
重点难点 重点:整体感知课文,弄清课文梗概。
难点:品味文中字句,感受深刻含义。
教学方法 诵读、探究
教具准备
学情分析
教学步骤
一、激情导入,营造氛围
导入:有一位苏联作家,长期以俄罗斯高加索林区为创作基地,以森林地带大自然美丽风光为表现对象。
他依靠自己丰富的林学知识,读懂了自然界这本大书,他的作品抒写了对大自然和祖国的热爱之情。同学们知道这位作家是谁吗?
这位作家就是普里什文,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他写的散文《林中小溪》。
二、检查预习
1、作者简介。
米哈依尔•米哈依洛维奇•普里什文(1873—1954),苏联作家。1907年,发表文学处女作《在鸟不受惊的地方》一举成名。他的作品主要是通过对大自然的诗的感受,展示了人的精神生活,歌颂人的创造力。主要作品收入《普里什文文集》(八卷本)。 二次备课
2、读准下列加点的生字词。
云杉shān 颤动chàn 忽闪hū shan 狭窄zhǎi
嘟哝dū nong 涟漪lián yī 花蕾lěi 吝啬lìn sè
惬qiè意乏fá味车辙zhé 蹿cuān出
和煦xù 分道扬镳biāo
三、速读课文,整体感知
1、请同学们浏览课文,然后用一句话概括全文内容。
明确:本文描写了作者在森林中的一次小溪之行过程中的所见所闻所感。
2、小溪森林之行中,共有几次冲击?
明确:三次冲击﹛第一次冲击,遇到障碍(又浅又阔的地方、狭窄的深水道);第二次冲击,遇到大的障碍(静静的旋涡、溪水的汇集、宽阔的洼地、两岸紧夹之中、水湾、从高崖跌落);第三次冲击,冲刷倒百年云杉。﹜
四、分析课文,挖掘深义
1、阅读文中有关这三次冲击的相关内容,思考:小溪的三次冲击有哪些共同特点?
明确:①三处描写中都把小溪拟人化了。②三处描写都显示了小溪不怕困难,不怕障碍,勇往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