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高考文言虚词“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专项试卷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苏教版 / 高中试卷 / 高考专项试卷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66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10/11/3 16:42:41
  • 资源来源: 会员改编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185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6970字。  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
  [题组一 教材回扣]
  1.对下列句子中“而”的用法归类正确的一项是                         (  )
  ①而翁归,自与汝复算耳 ②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③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④明智而忠信,宽厚而爱人,尊贤而重士 ⑤诸君而有意,瞻予马首可也 ⑥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 ⑦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⑧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⑨履至尊而制六合  ⑩而母立于兹
  A.①⑩②④③⑤⑥⑦⑧⑨
  B.①⑩②④③⑤⑦⑥⑧⑨
  C.①⑩②④⑧③⑤⑦⑥⑨
  D.①⑩②④③⑤⑦⑥⑧⑨
  解析:①⑩代词;②④表并列;③⑤表假设;⑥表修饰;⑦表转折;⑧⑨表承接。
  答案:A
  2.下列句中加点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
  A.月出于东山之上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
  B.虽无丝竹管弦之盛虽一毫而莫取
  C.而今安在哉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
  D.犹不能不以之兴怀余于仆碑,又以悲夫古书之不存
  解析:D项“以”,因,介词。A项“于”,从,介词表被动,介词;B项“虽”,虽然,连词即使,连词;C项“而”,可是,转折连词因而,因果连词。
  答案:D
  3.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
  A.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若入前为寿,寿毕,请以剑舞
  B.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而翁归,自与汝复算尔
  C.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
  D.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犹且从师而问焉
  解析:C项,两个“所”,都是助词,和后面的动词组成所字结构,相当于一个名词,所存,即存在的地方;所欣,即欣喜的地方(景观)。A项,若:连词,表假设,如果代词,你;B项,与:连词,和介词,同;D项,焉:兼词,于之,在那里代词,他(师)。
  答案:C
  4.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
  A.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
  B.是时以大中丞抚吴者为魏之私人不赂者以赂者丧,盖失强援,不能独完
  C.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慎勿为妇死,贵贱情何薄
  D.遽扑之,入石穴中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
  解析:A项,两个“于”,都是介词,与后边的名词或名词性短语组成介宾结构,引进时间、地点;B项,以:介词,“用……身份”介词,因为、由于;C项,为:介词,被介词,为了;D项,之:代词,代虫指示代词,这。
  答案:A
  5.对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
  (1)如今人方为①刀俎,我为②鱼肉,何辞为③
  (2)同是被逼迫,君尔④妾亦然⑤
  (3)且焉⑥置土石
  (4)彼有人焉⑦,未可图也
  A.①和②同为动词,是,作为
  B.③为介词,何……为,即为何
  C.④和⑤同为指示代词,这样
  D.⑥和⑦同为兼词,意义不同
  解析:①②动词,是;③固定句式“何……为”,“为”,句末语气助词,相当于“呢”;④⑤代词,这,这样;⑥兼词,在哪里;⑦兼词,相当于“于之”,在那里。
  答案:B
  [题组二 片断阅读]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
  庭坚学问文章,天成性得,陈师道谓其诗得法杜甫,学甫而不为者。善行、草书,楷法亦自成一家。与张耒、晁补之、秦观俱游苏轼门下,天下称为苏门四学士。而庭坚于文章尤长于诗,蜀、江西君子以庭坚配轼,故称“苏黄”。轼为侍从时,举以自代,其词有“瑰伟之文,妙绝当世;孝友之行,追配古人”之语,其重之也如此。初,游潛皖山谷寺、石牛洞,乐其林泉之胜,因自号山谷道人云。
  (《宋史•黄庭坚传》)
  6.下列各组句子中“其”的用法,与“则或咎其欲出者”中“其”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
  A.陈师道谓其诗得法杜甫          B.其重之也如此
  C.其词有“瑰伟之文……”          D.乐其林泉之胜
  解析:A项,代词,代黄庭坚;B项,代词,代苏轼;C项,代词,他的,指苏轼的;D项,指示代词,那。
  答案:D
  参考译文:
  黄庭坚的学问文章,是天性生成的,陈师道说他的诗得法于杜甫,学杜甫而又不模仿杜甫的诗。他擅长行书、草书,楷书也自成一家。与张耒、晁补之、秦观都游学于苏轼门下,天下称他们为苏门四学士。而黄庭坚在文章方面尤其擅长写诗,四川和江西的有德君子都把黄庭坚配苏轼,并称“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