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叫三声夸克》ppt20
- 资源简介:
共9张。有教学设计,约2230个字。
课题:《叫三声夸克》
【教学目标】
知识和能力
1.了解了多层次的物质结构,了解什么是夸克。
2.认识“盒子”在说明内容及安排结构上所起的作用。
3.能够体会文章通俗、形象、准确的说明语言。
过程和方法
1.通过查阅资料、认真阅读、实践体验等自主与合作学习方法,了解科学知识。
2.引导学生认识课文在说明方法及说明语言上的一些特点,初步形成说明知识的能力。
3.提出问题,引导思考与讨论,培养学生对科学的兴趣。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学习科学家的探索精神。
2.培养学生敢于怀疑,敢于创新,大胆想像的精神。
【教学过程】
课前参与:
出示教具,一个正方形的小纸盒(上扎针孔),提问:如果让纸盒里的气体分子排着队从针孔里全部跑出,猜一猜需要多长时间?学生回答:“一分钟”、“一小时”、“一天”、“一月”、“一年”、“十年”、“一百年”、“五百年”、“一千年”...教师提示:需要九千年(物理学研究成果)才能跑完。教师进一步引导:这么小的分子是由原子构成,原子又是由电子、质子、中子等基本粒子构成,而它们也不是构成物质的最小单位,科学家在它们中又发现了夸克。(板书文题,导入新课)
一、初读课文,读出大意
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在读的时候,划出文章中提到的一些科学概念,并标出有疑问的地方,留待后面学习过程中解决。
学生读课文。读完,讨论以下问题:
1、本文主要说明了什么?
(文章主要说明了原子、原子核、强子、夸克这些物质结构...)
说明它们的时候有顺序吗?
(按照物理学家们发现并认识这些物质结构的过程来写的,是不断深入的。这在说明的顺序上叫逻辑顺序和时间顺序)(板书)。
2、“夸克”是什么意思?从文章中找出相关的语句来回答。(“夸克”是译音,意思是海鸟的叫声。长诗《芬尼根之觉醒》中有一句话:“向麦克老人三呼夸克。”科学家盖耳曼借其中的“夸克”为自己的假象命名。实际上“夸克”是组成物质的基本粒子。)
3、文章的题目能否改为“叫七八声夸克”?(因科学家研究的“夸克”与“三”特别有缘,再加上诗句中有“三呼”两字,作者便借用了,应该说一语双关,用“七八声”则毫无意义。)
4、用图来表示物质结构。(最好用不同的画法,线状结构或盒式结构都可以。学生板演)
二、再读课文,读出精彩
1、再读课文,把文章中你认为写得精彩的字词句句划出来,想一想,精彩在什么地方,体会作者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