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学生成为主角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论文集粹 / 教学论文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26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04/11/16 4:11:00
  • 资源来源: 会员原创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35
  • 下载点数: 0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让学生成为主角
—语文课堂教学实践浅析
和平中学 谭未为
目前广东高中的语文课堂教学均在进行新课程改革,然而绝大部分学校的老师还是采用老师讲学生听,偶尔进行简单提问的“满堂灌”的教学方式。主角们成了可有可无的存在。谁是语文教学的主角?这是一个不言自明的问题,但在实际教学中,“主角”一直被忽略了,被轻视了,被忘记了。实践证明,这种“满堂灌”的教学方式,造成了课堂学习气氛死气沉沉。同学们无法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获得知识,扼杀了学生学习语文的热情和兴趣,教学效果不理想。经过认真思考和探索实践,本人认为应该在课堂上把更多的时间还给学生,让学生真正成为语文课堂学习的主人。
  我国语文教学从20世纪50年代引进苏联的凯洛夫教育学后,就完全以分析教材为主,从字词句段到篇章结构都千篇一律地条缕细析,一讲到底。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启发式教学的呼声越来越高,“满堂灌”的现象渐渐有一定程度的改变。但时至今日,中学语文教学重理性分析轻感性领悟的思想并没有真正改变,再加上生源素质参差不齐,许多教师过低地估计了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因而课堂上许多教师总是在唱独角戏,对课文内容无休无止的分析,没有认识到语文学科实践性强的特点,过多地强调语文知识的重要作用。认为教给学生各种语法知识,他们的语言就合乎规范;教给学生各种修辞知识,他们的语言就生动;教给学生如何归纳文章主旨和写作特色,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就会提高。于是对每篇课文所涉及的知识进行全方位地透视,惟恐遗漏一个知识点,对每一个知识点的分析也是非常的繁琐。例如,过去在讲解《荷塘月色》课文的“通感”修辞手法时,教师通常是把它抠出来,先讲解“通感”的概念,再分析“通感”的特点,最后列举大量的事例帮助学生理解什么是“通感”。整个课堂教学时间被诸如此类的“大量分析”占据着,学生根本没有时间用自己的情感主动地去品味课文中活生生的语言和作者的思想感情。用这种“满堂灌”的方式进行语文课堂教学,只能使学生对语文的学习兴趣越来越淡,甚至发展到反感、厌恶的地步。汉语言文学的美感在各种肢解、切割下丧失殆尽。
  如何才能真正克服这种弊端,本人结合语文教学的具体实践,认为采取让“学生”成为主角的教学方式,可以使学生的语文学习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让“学生”成为主角就是教师在讲课前根据课文内容的重点难点,提出一些专题或问题让学生预习;上课时教师不急于讲解,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每个小组的成员包括好、中、差)在自学课文的基础上进行轻松自由、无拘无束的交谈和讨论。讨论时,学生交流预习的情况,发表自己的意见,并把预习中遇到的问题提出来,小组进行讨论解决。讨论时要求学生做好笔记,每组推荐一名同学在全班交流发言。最后,再由老师做总结发言,帮助学生分析不能解决的共性问题。
  事实上,现代文的阅读教学,学生借助课文的“学习提示”是完全可以掌握课文的大体内容的,教师没有必要进行详细地分析。只要针对课文内容的重点、难点设计一些有针对性的问题,让学生思考讨论,就可以达到教学的目的。例如在讲授说明文《南州六月荔枝丹》时,我采用了让“学生”成为主角的教学方式。上课前,根据说明文教学的目的,提出说明文“说明的顺序、说明的方法、语言特点、表达方式的综合运用”的四个专题,分配给八个小组,要求学生查阅资料做好预习。课堂上,各个小组先讨论,然后推荐一名代表发言。由于大家进行了认真的预习准备,对问题有了一个基本的看法。小组讨论时,纷纷踊跃发言,各抒己见。当讨论中出现了分歧,同学们为了证明自己的想法,便自然而然对课文再进行一番钻研,力求从字里行间读出文章的深刻含义。有时,在小组里解决不了的问题,甚至离开座位,到其他小组中去寻找答案。整个课堂洋溢着集体的智慧,其乐融融。学生讨论时,我来回巡视,根据学生讨论的情况作适当点拨。当同学们对四个专题的内容基本形成意见后,我让各组代表先后发表意见。这时,台上发言的人慷慨陈词,台下同学们聚精会神地听,时
而掌声响起。不知不觉中,平时味同嚼蜡的说明文,也就变得有滋有味了。短短的两节课,同学们通过自学讨论,自主解决问题的成就感得到了满足,大大地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同学们在热烈轻松的气氛中,获得了知识,达到了预期的教学效果。当我发现这种教学方式使同学们沉寂的心一下子活跃起来,兴趣盎然地加人钻研和讨论的行列,并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时,更激发我作进一步的探讨。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

推荐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