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电颂》教案22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初中教案 / 八年级下册教案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49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10/10/29 11:00:26
  • 资源来源: 会员原创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94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三个课时,约3150个字。

 

  永新中学八年级下册语文教案累计课时
  备课人韩春丽备课组长张燕授课人
  7、雷电颂
  郭沫若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1、朗读课文,在朗读中把握人物的情感及人物的性格。
  2、理解作品的思想内容,了解作品的艺术特点。
  能力目标:
  1、体会本文象征手法的运用,使作者难以言明的思想感情表达的更加含蓄、深沉、凝练。
  2 、理解作品运用多种修辞手法来增强作品艺术表达效果的方法。
  情感目标:
  反复吟诵这首散文诗,把握作品的诗情,诗味和诗理,以及深刻的思想内涵。
  教学重点:
  1、 朗读课文,在朗读中把握人物的情感及人物的性格。
  2、理解作品的思想内容,了解作品的艺术特点。
  教学难点:
  培养初步阅读和欣赏戏剧文学的能力。
  教学方法:“三段五步”教学法。
  课前准备:指导学生预习。
  课时安排:3课时
  教学过程:
  第1课时
  一、课前检测:
  抽生背诵《雪》4—6自然段。
  二、谈话导入并揭示目标:
  中国历史上的爱国主义者故事以及他们的名言:爱国主义者--张澜;杰出的爱国人士——周恩来。
  名言: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引出伟大的爱国主义者屈原。
  目标:1、介绍屈原及作者。
  2、了解《屈原》创作背景及其梗概。
  3、初读课文,能带感情朗读全文。
  三、小组合作交流:
  1、作者郭沫若简介:
  2、历史剧《屈原》的创作背景以及故事梗概:
  四、小组汇报合作学习情况:
  小组选出代表汇报情况。(抽4—6名学生)
  1、郭沫若简介:
  郭沫若(1892--1978)的代表作《女神》是中国现代新诗的奠基之作,它出版于1921年8月,全诗共三辑,以第三辑最为重要。他的许多代表诗篇皆出于此,如《凤凰涅*1》、《天狗》、《炉中煤》、《匪徒颂》等。
  2、《屈原》简析:
  (1)创作背景:
  抗日战争发展到四十年代,特别是皖南事变后,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都十分激烈,根据地被封锁,爱国志士被迫害,面对这样的时代气候,郭沫若有深切感受,感到这是令人悲愤的时代。正像五四时代孕育了《女神》一样,抗日时代又使郭沫若的创作激情再次爆发,用了几天的时间就写出了五幕历史剧《屈原》,这是郭沫若诗情的二度喷发。
  (2)剧本里的屈原形象:
  (3)《屈原》的艺术特色。
  五、指导学生读课文:
  1、听朗读录音。要求学生注意:不同句子、不同语段应使用的不同的语气、语调、语速。
  2、学生自读,掌握重点字词,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