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第一本书》说课稿2
- 资源简介:
约2170个字。
我的第一本书
天津三十五中学康健
【说教材】——教材分析
1.课文简析
《我的第一本书》是人教《语文》八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第三篇课文,本单元的主题是追述自己人生道路上的难忘经历,或是展现名人、伟人的一个生活侧面,揭示人生意义。单元导学对这些文章的教学建议是“融入生活体验,感悟思想内涵,了解社会人生,明确文体特征,品味语言含义。”《我的第一本书》是诗人牛汉的一篇随笔。他的“第一本书”折射出20世纪初中国农村的苦难生活、人间温情和生活乐趣。学习了这篇课文,可以帮助我们认识生活的底蕴,感悟读书对于人生的意义。
2.探究问题
作者的第一本书,意味深长,不仅表明第一次跨进学校的大门,走进了知识的世界,更重要的是,那第一本书中蕴藏着父亲的深情、同学的友情、童年的乐趣和生活的苦难以及在苦难生活中抗争的一段心路历程。“人不能忘本”巧妙地运用了双关的修辞手法,“本”在这里既指课本,也指人生成长过程中最初的最有价值的奠基性的东西。
【说目标】——目标确立
依据《语文课程标准》提出的三个维度,结合本单元的教学要求及文本特点,确定了如下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
1.识记、理解并积累文中的生字词
2.了解牛汉童年读书的生活
过程和方法目标
从书、人、情、本四字入手,品评含义丰富的语句,把握文章主题。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理解作品展示的苦难生活境遇,感悟知识改变命运的深刻内涵。
【说重点难点】
根据八年级学生的认知程度和思维能力的发展,结合本文的教学目标,我将本课的教学重点难点确定为:
重点:品评含义丰富的语句,把握文章主题。
难点:理解作品展示的苦难生活境遇,感悟知识改变命运的深刻内涵。
【说教法】——教法选择
《新课程标准》指出:“教师只是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因此,我在设计本课教学时力求突出“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特征,让学生更多地接触文本,把发现、体验、感悟、交流的权利还给学生。具体方法如下:
导入课文——情境法
初步感知——诵读法
品评要点——点拨法
理解主旨——讨论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