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江花月夜》教学设计5
- 资源简介:
约4750字。
湖南省高中语文教学设计参赛作品
授课教师:蒋春燕县区:冷水滩学校(通信地址):永州四中
邮编425000 电子邮件:swallow_00@sina.
学科 语文 教材名称 高中语文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
教材出版社 人民教育出版社
课题 春江花月夜
年级 高二 学期 下期 学段 第1学段
教
学
目
标 1、引导学生借助意象,展开联想和想象,体味诗歌幽美而邈远的意境。
2、置身诗境,缘景明情,赏析诗歌诗情、画意、哲理浑然天成的特点。
3、了解古代诗人借助意象表情达意的行文脉络,提升鉴赏诗歌的能力。
4、培养学生吟咏声韵、感受诗趣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审美水平。
教
学
重
点 展开联想和想象,体味诗歌意境,把握水乳交融、优美深邃的景、理、情。
教
学
思
路 创设情境,营造氛围——吟咏诗韵,融入诗境——把握意象,体味意境——讨论探究,品味哲理——置身诗境,领悟情感——反复诵读,加深理解
主要
教学
方法
诵读法、讨论法、创设情境法、合作探究法、联想想象法
教
学
资
源 1、 Powerpoint课件
2、 《春江花月夜》视频朗读
教学过程预设(分课时写)
课时 环节 教师活动
(教学内容的呈现) 学生活动
(学习活动的设计) 设计意图
第
一
课
时 一、创设情境,营造氛围 1、文人多情,单是一轮明月就穿越时空,传递着诗人们万般愁绪。诗歌的浩瀚海洋在明月的朗照下熠熠生辉,同学们在课本内读过哪些关于月亮的诗句? 1、学生打开记忆的仓库,开始回顾: 1、通过提问,引领学生回顾课本内学习过的关于月的诗句。
2、创设情境,让学生沉浸在美好的氛围中,同时将审美心理直接指向阅读对象。
2、是啊,多情的文人将自己的生命情怀寄托在一轮明月之上:望月怀远,情思邈远,忧愁寂寞,无奈凄凉,清苦惆怅,宁静恬淡……怎一个情字了得!
唐代诗人张若虚更是寓情理于明月,借明月传情思,因了一轮明月,他“孤篇横绝,竟为大家”,他的明月诗被闻一多先生誉为“诗中的诗,顶峰上的顶峰”,今天,就让我们走进张若虚,走进他的《春江花月夜》。 ①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②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③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
④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⑤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学生的回顾可能不拘泥于课本,可肯定,但不可信马由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