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上册复习资料:字音字形、词语解释、文学常识
- 资源简介:
约10420个字。
字音字形、词语解释、文学常识
第一单元
《在山的那边》
字音字形
痴(chī)想隐(yǐn)秘(mì)想望(wàng)凝(níng)成诱惑(huò)
喧腾(téng)一瞬(shùn)间铁青漫湿
词语解释
1.喧腾:喧闹沸腾。
2.想望:希望。
3.隐秘:隐蔽,不外露。
4.诱惑:吸引;招引。
5.一瞬间:转眼之间,形容时间极短。
文学常识
《在山的那边》选自《长江文艺》1981年第5期,略有改动。作者:王家新。
这首诗表达了一种信念,蕴含了一个哲理。诗人以群山和大海为意象,用大海比喻理想,用群山比喻重重困难,用爬山比喻艰苦奋斗,从而告诉人们,奔向理想的人生征途是漫长的,但是,只要百折不挠地坚持奋斗,理想境界终将实现。
《走一步,再走一步》
字音字形
训诫(jiè)迂(yū)回啜(chuò)泣纳罕(hǎn)瘦骨嶙峋(lín xún)
头晕目眩(xuàn)小心翼翼(yì yì)
词语解释
训 诫:告戒,教导。
耸 立:高高地直立。
啜 泣:抽噎;抽抽搭搭地哭。
纳 罕:惊奇,诧异。
嶙 峋:形容人消瘦。
心惊肉跳:形容担心祸患临头,非常害怕不安。
小心翼翼:谨慎小心,丝毫不敢疏忽的样子。
文学常识
《走一步,再走一步》选自《当代少年》1988年第1期。作者:莫顿•亨特,美国作家。
作者通过“我”童年时的一段爬山经历,感悟到一个具有普遍意义的人生哲理:在人生的道路上,无论遇到怎样的危险和困难,只要把它分解开来,一步一步战胜小困难,最后就能战胜最大的困难。当然,重要的在于走好每一步,要一步一步坚持不懈地走下去。
《短文两篇》
字音字形
零(líng)落断续(xù)收敛(liǎn)宽恕(shù)一丝不苟(gǒu)
词语解释
收敛:收拢,合拢。
聒聒:持续嘈杂,使人厌烦。
宽恕:宽容饶恕
卑微:卑贱微小,地位低下。
一丝不苟:形容办事认真,连最细微的地方也不马虎。
文学常识
《短文两篇》
①《蝉》选自《承教小记》。作者:小思,原名:卢玮銮(luán)
采用托物言志赞美了生命的珍贵。人的生命不在长短,而在于好好活着。
②《贝壳》选自《幻思——席慕容散文赏析》。作者:席慕蓉。
生命虽然有限却应该好好面对它,创造它,让它显得像贝壳一样美丽,令人珍惜,惊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