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届中考复习现代文阅读知识要点、题型示例精细整理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初中素材 / 中考专题素材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101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10/10/4 11:09:02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443
- 下载点数: 2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传统下载

- 资源简介:
约17960字。
中考现代文阅读知识要点、题型示例精细整理
以下是关于说明文、议论文、记叙文阅读知识要点、典型题型、答题技巧的总结和整理。典型题型使阅读的规律呈现地更直观具体,有助于我们更好地梳理现代文阅读的知识体系,更好地探寻和把握现代文阅读的技能技巧。
说明文复习要点、典型题型、技巧点拨
●说明文的概念:
说明文是以说明为主要表达方式客观地说明事物的一种文体。
或介绍事物的状态、性质、功能;或阐明事理,目的是给人以知识。
●说明对象:
说明对象就是一篇说明文所主要说明的事物。
确定说明对象的标准:
(1)整体、主要
(2)具体、准确
●说明文的分类:
说明文的分类:按照不同的标准,说明文可分不同的类别。
1、通常,依据说明对象与说明目的的不同,把说明文分为事物说明文和事理说明文两大类。我们还根据说明语言的不同特色,表达方式的使用情况的不同,把说明文分为平实的说明文和生动的说明文两种。生动说明文又叫文艺性说明文。
●说明文的结构:
说明文常用的结构模式有两种。
1.总分式:包括“总--分、分--总、总--分--总等,事物说明文多用总分式,其“分”的部分又常按并列方式安排。
2.递进式:事理说明文多用递进式结构,一层一层地剖析事理。
●常见的说明顺序
时间顺序:即以事物发生、发展的时间先后来安排说明顺序,从而写出事物的发展变化情况。这种顺序一般用于人物的生平介绍、科学观察记录,说明事物或事理发生、发展或制作过程一类的说明文。如:《从甲骨文到缩微图书》一文是按从古到今的时间顺序写的。
空间顺序:即按照事物的空间存在形式,或从外到内,或从上到下,或从前到后,或由远及近依次进行说明。这种说明顺序,一般用于说明事物的形状、构造特征。如《人民英雄永垂不朽》一文,按照瞻仰的路线由远及近、由低到高,先四周后正中,先台阶后碑身、碑座等依次进行介绍。
逻辑顺序即按照事物或事理的内部联系成人们认识事物的过程来安排说明顺序。事物的内部联系包括因果关系、层递关系、主次关系、总分关系、并列关系等;认识事物或事理的过程则指由浅人深、由具体到抽象等等。如《死海不死》一文,由现象到本质(成因)揭示了死海的特征,并介绍了死海的现状和未来,层层深入,逻辑条理十分清楚。
●如何判断说明顺序
① 以时间为顺序的,一般都有表示年代的时间词出现。如:“过后”,“不久”
② 以空间为顺序的要抓住表示方位的词:上下、前后、左右、内外等。一般介绍建筑物的都用空间顺序。
③ 以逻辑为顺序的,判断是逻辑顺序可抓重点词语如:“所以”、“首先”、“其次”。
作者不管是采用时间顺序,还是空间顺序,还是逻辑顺序,主要取决于作者所说的说明对象的特点。
●关于说明顺序题型示例:
试题一:为了控制和消除土壤污染,科学家们提出了许多解决方法:首先要控制和消除污染源,加强对工业“三废”的治理。其次是彩生物(例如蚯蚓等)降解净化土壤。还可以通过施有机肥、换土和深翻等手段,治理土壤污染。
问一:本段采用了什么顺序进行说明的?
答一:本段采用的顺序是由主要到次要的逻辑顺序。
问二:列举的治理土壤污染的三种方法的顺序能否颠倒?为什么?
答二:不能。因为文章是按照从主到次的逻辑顺序说明的。
试题二:第一种泪水是在眨眼间产生的,即所谓的“基础泪”……,第二种眼泪,也具有纯生物作用,它是因为条件反射活动流出的泪水。……第三种眼泪,也是最后一种眼泪,即由于激动而流出的眼泪。得到的证实说,这种眼泪只有人类才有。
问一:三种眼泪的顺序能否颠倒?为什么?
答一:不能。因为本文是按照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的逻辑顺序说明的。
问二:本文说明三种眼泪时,哪种说得简略,哪种说得详细?为什么要这样安排?
答二:前三种略,第三种详。因为第三种最高级最复杂。不为一般人所熟知,是文章的主体部分。
试题三:60分贝以下的噪音一般不会引起人的厌烦。假如在超过70分贝噪音的环境中,想要更好地休息就得服用镇静剂或安眠药。当然,75分贝的噪音算中等级别,它能影响人的思维和情绪。在我们生活的环境中,常有一些尖利的噪音,它们虽然比较短暂,但其激烈程度可以严重干扰人们的生活。例如:摩托车行驶中的噪音可以达到100—110分贝,其强度超过电锯木发出的声音,摇滚乐队的某些演奏可能产生140分贝的噪音。它大大超过喷气式飞机降落到距地面100米时产生的轰响。科学实验表明,超过15分贝的噪音能引起人的严重的烦躁和不安,这种情况相当于癫痫发作时的一系列大脑变化;面对160分贝的噪音,动物可能死亡。
问一:作者是按照什么顺序来安排内容的?
答一:按照噪音等级由低到高的顺序或噪音对人的影响程度的大小顺序。
问二:文章这样安排顺序有什么好处?
答二:更清晰地表明强度不同的噪音对人造成不同程度的危害,使文章的条理更清楚。
注意:有些时候,我们在分析某一篇短文的说明顺序时,需要概括主要内容。
我们可以从一组答案体会一下:
答案示例1:这篇短文第一自然段主要说明红血球中的血红蛋白,其他各段接着说明白血球、血浆、血小板、人体的血量以及造血器官,所以这篇短文的说明顺序是逻辑顺序。
答案示例2:本文是根据人类使
传统下载
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