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2011学年度七年级语文(上)单元检测试题(三)
- 资源简介:
共18题,约2950字。
七年级语文(上)单元检测试题(三)
(满分100分)
亲爱的同学,你已经学完了第三单元,相信你一定有不少的收获。请用你手中的笔,认真完成下列各题,向你的老师和家长汇报。祝你考出好成绩。
一、语言积累与运用(30分)
1、选出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 )(4分)
A 酝酿(yùn) 山岚(lán) B 黄晕(yùn) 榛树(zhēn)
C 贮蓄(zhù) 静默(mò) D 应和(hé) 穹苍(qiǒng)
2、选出词语书写有误的一项( )(4分)
A 澄清 潦亮 名副其实 海底隧道
B 烘托 空灵 束手无策 呼朋引伴
C 酝酿 宛转 花枝招展 抖擞精神
D 肌肤 水藻 繁花嫩叶 柳暗花明
3、选出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 ) (4分)
A 山麓:山脚。
B 花枝招展:花枝迎风摆动婀娜多姿。形容妇女打扮得十分艳丽。
C 响晴:(天空)晴朗无云。
D 舒活:舒服地活动。
4、选出修辞方法判断有误的一项( ) (4分)
A 山朗润起来了,水涨起来了,太阳的脸红起来了。(拟人、排比)
B 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比喻、排比)
C 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比喻)
D 春天像小姑娘,花枝招展的,笑着,走着。(比喻、拟人)
5、选出下列对课文理解不正确的一项( )(4分)
A 《春》一文从第三节开始,依次描绘了春天的五幅图画:春草图、春花图、春风图、春雨图、迎春图,勾画出了春天的动人景象。
B 《春》最后三段连用三个比喻,含义深刻地写出了春天“新生”“美丽”“健壮”的特征,借以激励人们奋发向上,积极进取。
C 《济南的冬天》是一篇充满诗情画意的散文。作者抓住了济南冬天“温晴”的特点,描绘了一幅幅济南特有的动人的冬景图,抒发了深深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D 《竹林深处人家》的作者从三个观景点描绘了不同的竹林景物,不惜笔墨描写了竹林的茂盛和竹乡人家丰收时的喜悦。
6、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4分)
紫荆树的叶子也非常有趣,就像它的本名羊蹄甲所显示的那样, ,每片叶子都毫无例外,是由腰子形的对称的两面合成的 ,把它折拢起来,简直像是一只绿色的蝴蝶, 。于是有人又给紫荆起了一个诨名,叫做“朋友树”。
①简直就是羊蹄 ②仿佛羊蹄一般 ③凹进去的是末端 ④末端凹了进去 ⑤又像两个形影不离的好朋友 ⑥又像两个好朋友形影不离
A ①③⑤ B ②④⑥ C ①③⑥ D ②④⑤
7、“吹面不寒杨柳风”和以下哪个成语所描述的情境最相近( )(3分)
A 春风满面 B 春风化雨 C 春风和畅 D 春寒料峭
8、选出下列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3分)
A 绍兴黄酒是全国最大的黄酒产地。
B 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是目前中小学教学的当务之急。
C 3月份以来,希望中学又一次掀起了“向雷锋同志学习”的热潮。
D 通过学习《听潮》一文,使同学们领略了大海的美。
二、阅读理解:(30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