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2011学年度七年级语文(上)单元检测试题(二)
- 资源简介:
共16题,约2480字。
七年级语文(上)单元检测试题(二)
( 满分100分)
亲爱的同学,你已经学完了第二单元,相信你一定有不少的收获。请用你手中的笔,认真完成下列各题,向你的老师和家长汇报。祝你考出好成绩。
一、积累与运用(30分)
1、选出加点字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 )(4分)
A 祖籍 jí 溺死 nì 佃户 tián 妯娌 zhóu
B 炫耀 xuàn 造孽 niè 瘦瘪 biě 蓦地 mò
C 豪绅 shēn 哭泣 qì 衙门 yá 私塾 sú
D 迁徙 xī 蹒跚 pán 浩瀚 hàn 绚丽 xún
2、选出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 ) (4分)
A 衙门 东挪西借 不缀劳作 整日劳碌
B 聊叙 饱尝坚苦 节衣缩食 为富不仁
C 费解 布满青筋 名正言顺 学习生涯
D 纳闷 顷盆大雨 狂风怒吼 销声匿迹
3、为句中加点词语填写近义词。(4分)
① 我只是个有可能学习的毛坯,是我的老师帮我开了眼界,使我这块毛坯有可能发展进步。( )
② 她立在那儿却是那么挺拔,那么坚定,仿佛在憧憬,又仿佛在等候。( )
③ 后来说得多了,有人揶揄她:“可不是,都说阿莉是你的冰棍调养出来的呢!”( )
④ 那个季节,还不太冷,依稀有几片早落的黄叶,在风中或上或下或左或右、低低地打着旋。( )
4、根据意思写出相应的成语:(4分)
⑴ 比喻突出地显露才能和本领。( )
⑵ 形容旅途辛苦劳累。( )
⑶ 做事不辞辛苦,不怕别人埋怨。( )
⑷ 有钱而心狠,残酷地剥削和压迫穷人。( )
5、指出下列各句所用的修辞方法。(4分)
⑴ 我看到了她深凹的眼,布满青筋和黑斑的竹枝似的手。( )
⑵ 我依稀看到了村旁那长长的路,路旁那长长的小巷,巷里那根长长的竹棒。( )
⑶ 李易安的《声声慢》,她那几个叠字“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写得十分动人。( )
6、如果你是个十三岁的中学生,问不同年龄段的人岁数,该怎么问?(6分)
⑴ 问小孩:“ ”
⑵ 问中青年人:“ ”
⑶ 问七八十岁的老人:“ ”
7、指出下面人物描写的方法。(4分)
① 夏天,母亲就如同一尊雕像,执著地守侯在一个大大的冰棍箱旁,毒辣的阳光把母亲原已黝黑的皮肤晒得黑里透红,日复一日,竟成古铜似的颜色……( )
② 邓稼先严肃地拒绝说:“不,这里就是战场,我不能走!( )
③ 忽然,有人拉着我的手,然后把我紧紧搂在怀里。( )
二、阅读理解:(30分)
(一)(16分)
勤劳的家庭是有规律有组织的。我的祖父是一个中国标本式的农民,到八九十岁还非耕田不可,不耕田就会害病,直到临死前不久还在地里劳动。祖母是家庭的组织者,一切生产事务由她管理分派;每年除夕就分派好一年的工作。每天天还没亮,母亲就第一个起身,接着听见祖父起来的声音,接着大家都离开床铺,喂猪的喂猪,砍柴的砍柴,挑水的挑水。母亲在家庭里极能任劳任怨。她性格和蔼,没有打骂过我们,也没有同任何人吵过架。因此,虽然在这样的大家庭里,长幼、伯叔、妯娌相处都很和睦。母亲同情贫苦的人——这是朴素的阶级意识,虽然自己不富裕,还周济和照顾比自己更穷的亲戚。她自己是很节省的。父亲有时吸点旱烟,喝点酒,母亲管束着我们,不允许我们染上一点。母亲那种勤劳俭朴的习惯,母亲那种宽厚仁慈的态度,至今还在我心中留有深刻的印象。